四川会理“两化”互动促进“三化”的实践

2011年09月05日 10:24 1015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撬动城镇发展的支点是充满活力的产业,新型城镇焕然一新
  较之传统工业,新型工业化特别是园区的兴起,极大地提升了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带动能力。
  “建成”两会“增长极战略高地、州内南部区域中心城市、金沙江畔第一县”这是会理县追求的目标。与传统的会理相比,新的城镇定位从内涵到外延都发生巨大变化。
  2008年1月,省委书记刘奇葆来会理视察后,对会理提出城市建设要从目前“农村版、县城版”到“城市版”改版升级,会理上下触动很大,州委、州政府对会理提出了要求:建设凉山南部区域中心城市。
  三年多时间过去了,会理通过对城市“农村版、县城版”到“城市版”改版升级,迅速聚集了人气,聚集了商气,聚集了财气,使会理在发展中率先崛起。
  几年前会理还是“农村版”县城,现在成了拥有城镇人口14.88万人,全县43万常住人口聚集的城镇。随着新型工业化战略的深入推进,三大产业园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拔地而起,有力拉动城镇建设速度。在“十二五”期间,会理将重点抓好新城北、新城南建设,县城扩大到2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23万人。
  【新型城镇化切片】加快建设全州南部区域中心城市,推进新型城镇化,会理坚持规划引领,完成县城18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县城防震减灾规划、黎溪和通安集镇灾后重建规划等45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按照“保护好一个古城、建设好一个新城”的思路,修订完善《会理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施行,制定《会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完成古城保护治理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共实施道路、消防、管网、供水、排污、照明等治理工程50余个;建成元天街,县城南北街、科甲巷、东明巷和西成巷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核定为全省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通过专家评审上报国务院。
  完成“春天花园”小区等房地产开发项目,启动5000套改善型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打造区域房地产中心;以举办中国会理首届国际石榴节为契机,建成滨河园、石榴文化广场、城北广场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城镇面积扩大一倍多,推动城市提档升级,着力打造全州南部区域中心城市。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