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地产商巨资押宝矿业 一哄而上藏风险

2011年09月02日 9:56 862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业绩担忧
  与其说房企涉矿是因为两个行业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倒不如说中小房企涉矿主要来自对未来业绩的担忧。从目前公布的上市房企上半年报来看,业绩下滑的接近一半,亏损的则达到了20%。
  目前,除了万科、保利、恒大等第一阵营的房企大鳄业绩增长外,一些尚未形成规模的中小房企业绩出现了大幅下滑。
  以今年率先涉矿的中天城投为例,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利润为2.2亿元,同比下滑13.2%;实现净利润2.6亿元,同比增长39%,而这个增长的背后是因为政府补贴的大幅提高(主要是会展城项目返还税收),若扣除政府补贴,其净利润则是下滑的。此外,上半年,该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面积38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约18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8%和33%,下滑态势明显。
  与此同时,在半年报中,中小房企纷纷对后市看淡,中弘地产认为,当前形势下,房地产企业均面临了较大的压力,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的收紧,各地出台的限购令,房地产信托业务的控制,使得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链紧张,融资成本提高,且随着商品房销售的逐步回落,在宏观调控继续的大背景下,下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将进一步压缩,资金的紧张状况将进一步加剧。
  中弘地产表示:“2011下半年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不会放松,市场形势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房产销售形势不容乐观。”
  尽管包括华业地产、中弘地产等业绩有所增长,但增长幅度却有所减缓。对此,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下半年的政策有紧无松,而且随着二三线城市的被列入限购范围之后,恐怕恒大、万科这些寡头的业绩也会出现下滑,更别说这些小房企了。


  风险犹存
  除了业绩因素之外,众多房企为何对矿业情有独钟?
  上述证券分析师认为,目前来看,矿业的利润比地产还丰厚,可以说是一个“暴利”行业。
  以上市矿业企业“领头羊”紫金矿业为例,根据其刚刚发布2011年中报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58.52亿元,利润则高达49.02亿元;而同期地产行业“领头羊”万科,实现营业收入199.9亿元,净利润则仅为29.8亿元。前者的利润率为31%,后者利润率15%的2倍。此外,据了解,一些优质矿业企业的平均利润率都在28%左右,而房企的平均利润率在12%左右,二者相比,差距很明显。
  因此,房企大张旗鼓地涉足矿业不言自明,但在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虽然该领域有较高的投资价值,高利润的行业往往暗藏着高风险。
  从中弘地产涉矿来看,就有些铤而走险。该公司坦言,进驻矿业存在行政审批、持续经营及盈利、政策、矿业权延续等风险。
  地产中国网了解到,中弘地产并购的鑫兴矿业,自从2008年3月拿到杜荒岭金矿的采矿权后,就一直持有,但并未正式生产。该矿目前也基本处于停产状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还没有拿到环评及安全生产认证报告。对此,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一个金矿,长达3年的时间都没有拿到环评以及安全生产认证报告,让人难以理解。”
  其实,在风险提示中,中弘地产也坦承,采矿权的环评认证及安全生产认证尚在办理中,何时取得存在不确定性。
  就此,银河期货有色金属行业分析师车红云则认为,房地产企业投资进入矿产业似乎不太实际,由于房地产相关的建筑和家电需求处于金属需求的下游,从银河目前对房地产市场掌握的情况来看,房地产企业目前的资金状况似乎不妙。“而矿业投资就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智力投入才能真正运作起来。”
  “目前,矿产市场的金属价格已经处于高位,很多金属品种也纷纷创出了纪录高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尚福山告诉地产中国网:“从探矿阶段开始,矿业投资就突出了高风险的行业特点,且矿产品属于大宗商品,受国内外市场综合因素共同影响,价格变动风险较大。”
  再生金属分会一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告诉地产中国网:“只要有足够多的钱就有从事矿业的可能,不过房地产企业投资矿产,如果不从产业链上着手,没有坚定的战略布局,光是说一说,或通过收购一些资质较差的矿企涉矿,或许在金融市场对其有一时之利,而谈不上在矿产业的长远发展。”

[1] [2]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