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广言

2011年08月22日 16:30 154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土专家

  1940年2月16日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同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从事稀土研究至今。?
  1962~1972年从事稀土元素分离提取、稀土络合物的研究。参加包头矿的"451"会战和江西稀土矿中分离提取稀土的工艺实验。1971年首次用溶剂萃取法分离出99.9999%的高纯Y2O3。1972~1977年从事无机液体激光器的研究,首次研制出用稀土液体激光器作为光源的YJG1型激光微区光谱仪,获全国科技大会奖。
  1977~1982年从事高稀土浓度激光晶体的研究。系统地研究了稀土五磷酸盐晶体,发现了新相,并首次将稀土五磷酸盐晶体用作电子探针标样,推动了人工晶体在地质上的应用,获中科院和地矿部的奖励。
  1982年开始从事高效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首次提出了多元体系中协同发光增强作用,并合成了新的荧光体,已应用于稀土三基色荧光灯和测汞仪中;研制的灯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已推广到北京、威海、长春等地;研制的红外变可见上转换材料已在显示领域得到重要而广泛的应用。所推广的成果获得了一定的效益,均获中科院科技进步奖。
  目前正在从事等离子体显示屏(PDP)用荧光粉的研制,已总结出基质敏化带的某些规律。1984年开始从事超微粒子的研究,在稀土化合物超微粉末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首次提出采用碳酸盐沉淀法制备稀土氧化物超微粉末,已获中国发明专利,完成了工业性试验,成为第一个稀土氧化物纳米晶的生产流程。? 1988年11月~1989年2月,在日本大阪大学和京都大学从事稀土发光和溶胶-凝胶制备技术方面的研究。1989年1月和1991年7月两次访问原苏联;1991年11月~1992年4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固体化学实验室从事发光材料的研究;1994年1月随同中国科学院代表团访问台湾,参加两岸材料产业暨稀土材料发展研讨会;1997年12月~1998年6月应邀到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从事PDP荧光粉的研究。? 1986~1990年任中科院"七五"重大项目"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地质化学分离分析和综合利用"的专家组成员兼秘书;1991~1995年任中科院"八五"重大项目"稀土新材料的研究及其开发应用"的负责人之一。
  1990年晋升为研究员,1992年获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计委稀土专家组成员、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稀土学会固体与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84年起为研究生讲授《固体化学》,目前在国内外已发表论文200余篇,与倪嘉缵院士共同主编《稀土新材料及新流程进展》一书,成果10余项,专利2项,培养研究生20余名。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