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将赴南海获取“可燃冰”
2011年08月16日 5:12 1928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相关新闻
据媒体报道,“蛟龙号”有望于2012年3至5月赴南海进行第一次勘探考察任务,并直接用来获取“可燃冰”样品。
“蛟龙号”参与的任务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目的是希望揭示南海的深海过程及其演变,进而探讨南海深海过程演变的资源与环境效应,其预算达到1.5亿人民币。
“‘南海深海过程演变’计划从2011年起,用8年时间探测深海海盆,研究整个南海海底的发展演化规律,为我国在南海海域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参与该项目的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周怀阳教授说。“完成全部海试后的‘蛟龙号’,将为这一海洋科研提供极大的便利。”领衔这一项目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表示。
此外,南海深海蕴藏丰富的海底天然气,以及被称为“可燃冰”的天然气水合物。而按照目前计划,“蛟龙号”将直接用来获取“可燃冰”样品。
届时,“蛟龙号”将利用机械手等作业工具完成保压取样和潜钻取芯等任务,对原位微环境进行现场测量,定点获取水合物分解形成的碳酸盐样品、水样品、沉积物样品、生物样品、岩石样品,还可以高速传输图像和语音,探测海底的小目标。
1立方米天然气水合物可释放164立方米的天然气,被视为石油、天然气之后最佳的替代能源。但它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至今还没有完美的开采方案。一些发达国家希望在2015年前对其开始进行利用。
我国从1999年就开始对“可燃冰”进行实质性的调查研究。2007年4月至6月,我国通过租用外国钻探船在南海海域成功获取了“可燃冰”实物样品。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