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制造业增长放缓 世界经济复苏前景风险渐增
2011年08月09日 9:52 216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相关新闻
多家经济机构日前发布了衡量制造业发展情况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无论从全球或是单个国家来看,都显示出制造业发展放缓的迹象。在欧洲债务危机持续蔓延和美国信用评级被调降的大背景下,制造业放缓更加显示出全球经济复苏道路之坎坷。
全球制造业发展整体放缓
制造业PMI是衡量一国制造业综合发展状况的晴雨表,涵盖了国家制造业整体状况。就业及物价表现,已成为国际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该指数通常以50为分界线,高于50被认为制造业处于扩张状态,低于50则表明制造业处于萎缩状态。通过分析日前发布的7月份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数据可以看出,全球制造业增长趋于放缓,一些国家甚至出现萎缩。
根据摩根大通1日发布的数据,7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从6月份的52.3下跌至50.6,是自2009年7月以来最低值。全球制造业正以2009年经济衰退以来最慢的速度增长。全球制造业PMI综合了来自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中国及俄罗斯等约20国(或地区)的数据。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7月份制造业PMI为50.9,略高于50的临界点,显示制造业活动连续第24个月扩张,但该数值达到近两年来最低水平。从行业来看,在18个制造行业中,有10个行业实现扩张,包括运输设备。计算机和电子产品等,低于6月份14个行业实现扩张的规模。
欧洲方面,受债务危机影响,7月份欧元区该指数从52跌至50.4,创2009年9月来最低,显示制造业增长接近停滞。英国制造业则陷入萎缩,7月份制造业PMI从上月的51.3降至49.1,是该国两年来首次跌破50。
新兴市场制造业也呈现增速放缓趋势。根据汇丰银行1日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印度7月份制造业PMI降至53.6,为连续第3个月下降,达到20个月以来最低值。尽管印度制造业新业务7月份仍实现增长,但增幅环比大幅下降,也是印度制造业连续扩张28个月以来最低水平。其中,由于主要出口市场需求疲软,印度新出口订单自2009年5月以来出现首次下降。关于中国7月份制造业PMI情况,由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为50.7,比6月份低0.2,但与6月份回落1.1以及5月份回落0.9相比明显收窄。7月份,俄罗斯制造业PMI由50.6降至49.8,澳大利亚由52.9降至43.4,均跌破50,为两年来最低水平,制造业呈现萎缩状态。新加坡制造业PMI则由6月份的50.4下降到7月的49.3,是该国制造业10个月来首次收缩。
需求疲弱限制制造业增长
制造业增长乏力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需求疲弱所造成的。油价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及失业率高企而造成消费能力下降,导致市场消费意愿低迷,消费者削减开支,抑制了工厂订货。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国内消费均出现下滑趋势。
美国方面,约占美国经济总量70%的个人消费支出第二季度基本停滞。美国商务部7月2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第二季度个人消费支出仅增长0.1%,远低于上季度2.1%的增幅;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销售下降了4.4%。同时,当季美国政府消费支出和投资连续第三个季度出现下降,降幅为1.1%。其中,美国各州和地方政府开支下降3.4%。美国商务部8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美国个人消费开支环比下降0.2%,为两年来首次下滑。与此相对应,6月份美国工厂订货环比下降0.8%,其中电脑。汽车和机械等耐用品订货环比下降1.9%,为近三个月以来第二次下降。
日本方面,国内消费减少已成为长期趋势。日本总务省7月2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日本家庭户均消费支出为26.5807万日元(1美元约合78.34日元),扣除物价因素后同比实际下降4.2%,为连续9个月同比下降。在构成消费支出的10个大项中,除家电家具类。食物类实际支出同比有所增加外,其他8个大项均同比减少,降幅明显的项目包括居住、交通通信、水电煤气等。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