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矿产资源大整合带来大变化
—— 河北省矿产资源整合工作纪实
2011年08月05日 9:49 7070次浏览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分类: 相关新闻
看点一:成功的涞源模式
由一家矿业集团对一个县的主要矿产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是河北省在矿产资源整合中创造出来的成功经验。这一整合模式被称为涞源模式。
涞源县是河北省的矿产资源大县,拥有丰富的铁矿以及钼、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主要包括大湾矿区2.2亿吨钼原矿、木吉村矿区的100万吨铜金属储量、镰巴岭矿区尚未探明储量的较大的铅锌矿床,此外独山城矿区还有储量将近5亿吨的铁矿资源。
虽然涞源矿产丰富,但地方民企的粗放式开发利用,给安全生产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带来了较大影响。同时,采掘活动形成的废石、尾矿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为此,2009年,河北省作出了由河北钢铁集团整合开发涞源矿产资源的决策,通过建设涞源冶金工业园区,打造河北省新的战略支撑产业。
2009年4月29日,河北钢铁集团派出人员组成筹备组正式进驻涞源。6月18日,涞源有色金属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拉开了涞源矿区资源整合的帷幕。
涞源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成立后,在省、市、县三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明确了“率先突破大湾矿,快速跟进独山城,加快办理木吉村,综合治理支家庄,规划开发镰巴岭”的总体整合思路。针对大湾矿区、独山城矿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区别对待、分类施策,先组公司、分期突破”和“率先突破一点,统筹谋划全局”的工作方法,制定了用3到5年打造世界一流有色工业基地的奋斗目标。
经过两年来的努力,河北钢铁集团已先后完成了大湾钼矿区资源整合,并组建了涞源锌钼矿业公司,启动了大湾矿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独山城矿区整合入股等多项工作。
2009年12月31日,河北钢铁涞源锌钼矿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河北钢铁集团持股近70%。涞源县大湾矿区作为此次资源整合的突破口,采取“剩余资源量较小的企业给予适当补偿促其退出,剩余资源量较大的企业经评估作价入股”的整合方法,到2010年底,矿区原有的10家民营企业都先后与河北钢铁集团签署整合协议并完成资产交接。
河北钢铁集团矿业公司副总经理田泽军介绍说,大湾钼矿资源状况较好,是重要的国家战略储备资源。整合前矿区内10个矿山企业进行不同程度的开采,1070米以上资源开发秩序混乱,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给矿山安全生产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带来了较大影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整合后,河北钢铁集团将对涞源大湾锌钼矿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整个改造工程初步预计投资13亿元,计划用2年半时间完成基本建设工作。项目建成后,实现日处理矿石量可由现在的1000吨上升为1万吨,达到每年处理钼原矿360万吨,生产钼精粉8000吨,成为我国规模较大的钼矿企业。
涞源的独山城铁矿区总面积100多平方公里,赋存5亿吨铁矿石储量,原由16家民营矿山企业开采。由于长期分散、不合理开发、安全隐患多,整个矿区已满目疮痍、环境恶化。河北钢铁集团首先与该矿区龙头企业——清华紫光控股所属的涞源广汇矿业有限公司和国丰矿业公司达成合作意向。2011年1月,河北钢铁集团涞源独山城矿业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标志着独山城矿区资源整合开发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整合后,在未来3年内,将建成年产100万吨铁精粉的现代化大型铁矿。
为支持河北钢铁集团对涞源县的资源整合,推进规模开发,河北省政府已初步拟定将木吉村铜矿、镰巴岭铅锌矿资源整体配置给河北钢铁集团。目前,河北钢铁集团正着手开展进一步勘查工作,为今后大规模开发提供科学的地质依据。
整合后建成的河北钢铁涞源有色金属基地,将填补河北省没有有色工业的空白,也标志着河北钢铁集团正在实现由单一矿种开发向多矿种开发并举的重大转变。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