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鹰潭:“世界铜都”实至名归
2011年08月05日 9:21 9744次浏览 来源: 鹰潭日报 分类: 铜资讯
用足用好国字招牌,提升综合竞争力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材料科技兴贸创新基地”、“中国铜产业基地”、“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铜及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这一个个国家级金字招牌,是鹰潭市坚持科技创新,着力提升铜产业软实力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夯实了鹰潭市“世界铜都”的地位。
长期以来,鹰潭市始终把做大做强铜产业的着力点聚集于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上,大力推进“三个基地、一个中心”(即铜冶炼基地、铜加工基地、废旧铜再生利用基地、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近年来,鹰潭市科研机构瞄准科技发展前沿,开展了铜产业技术攻关课题103项,其中60项列入省部级攻关课题,荣获各级科技进步奖项27项;铜产业专利技术拥有量达434件,其中发明专利41件,实用新型393件,专有核心技术14件,均为国内专利;此外,在铜采选矿、铜冶炼、铜加工、铜拆解方面,也有多项技术设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鹰潭市先后制定《鹰潭市产学研合作工作方案》及《鹰潭市铜产业产学研合作工作方案》,与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建立了市校合作关系,与中南大学、北京有色设计总院等铜研究院校建立了较紧密的项目合作关系,产学研合作项目近20项,联合开发出铜铝复合接触线、大卷重宽幅铍青铜带等高新技术产品。目前,全市80%以上铜加工企业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和中科院等70多所国内外著名院校建立了产学互动关系。
鹰潭市积极帮助兴业、宏磊等7家铜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循环经济试点,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全市铜产业产能大大提高,铜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幅提升。其中,鹰潭乌尔巴兴业公司自主研发并成功投产的大卷重高精度铍青铜板带项目,改变了我国同类产品一直依赖进口的局面。
这些汇集高科技和专业人才的基地、中心,为鹰潭市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搭建了工业技术及产品研究开发、成果转化、设备研制、工程化应用、技术标准及评价等国际一流的技术创新平台,成为促进鹰潭市铜冶炼及加工技术进步的重要平台,大大增强鹰潭市铜产业软实力,鹰潭“世界铜都”建设正站在科技、人才的高地上阔步前行。
得资源者,得天下。鹰潭市充分利用“中国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国字招牌,打破常规,在内陆地区第一个建成“圈区管理”的铜拆解加工园区,入园企业持续增加,年拆解能力提升到69.5万吨,打造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流动矿山”。
鹰潭:“世界铜都”实至名归!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