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铺就群众致富路

2011年07月27日 16:10 354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7月19日早上,苍梧县新地镇大村的李桂英像往常一样,提前十分钟出门,步行到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上班,她的工作是清理花圃里的杂草,给花草浇水等等。她说,在家门口就有工作做、有收入,感到很满足了。
  新地镇党委副书记蒙伟新说,现在每天到园区上班的本地人有300多人,他们大多从事建筑施工、保安、绿化、后勤等工作。
  “除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这部分人群之外,还有一些人以园区的征地补偿款作为创业资金,勇创市场当上了老板。”蒙伟新说,在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下,新地镇的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坐落苍梧县新地镇,规划面积10000亩,总投资超过150亿元,是经国家环保局批准成立的七类定点园区,专门从事再生资源拆解、深加工和金属制品的生产。
  从2008年5月开工建设到今年多家拆解企业陆续投产,园区都牵动着当地村民群众的心。
  园区管委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园区的建设和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给新地镇的村民带来了就业出路。
  “以前就守着家里的几亩田地,看天吃饭,偶尔外出打散工也挣不了几个钱,人均年收入不到5000元。”当地群众普遍反映。园区出现之后就不一样了,村民们到园区打工,可带来每月1000元左右的收入,同时还能兼顾田地和照顾家人,既增加了收入,还一举多得。
  新地镇长盈村的李丽敏今年初从广东回乡,到再生园区做保安,每月工资1000多元。虽然拿到手的钱少了一些,但她觉得现在的工作好很多。
  “每天下班就可以回家,节省了一大笔吃住开支,更重要的是可以随时照顾年迈的父母亲。”李丽敏说。跟她一样,不少外出打工人员就是经过对收入支出、照顾老小等因素的考量,决定回乡工作。
  从园区管委会了解到,随着园区企业的陆续开工,对车间生产员工的需求将不断扩大,缺口人数上千,当地人还有着十分广阔的就业空间。
  蒙伟新说,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在新地镇征地8000多亩,一般情况下,涉及村民每户有50万元左右的征地补偿款,受惠群众达到4000多人。不少村民借助补偿款进行创业和扩大生产,农村经济也由此实现了多元化发展。
  “近两年来到苍梧县城、梧州市区开饮食店、修车行、服装店的新地人增加了许多,村民发展出路拓宽了,收入大大增加。”
  “以前一门心思放在土地上,现在把大部分精力解放出来,生产转移了,产出的效益也提高了。”在苍梧县城开饮食店的黄先生说。再生园区带动了当地产业经济的发展,也给当地群众走向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实现双赢。
  新地镇榃卜宕小组的李海石和其他几个村民,依托征地补偿款合伙跑运输,很快就“赚了一些小钱”。今年初他花10万元买了一辆小车,扩大经营范围。李海石说,征地补偿款发下来后,仅榃卜宕小组就陆续买了七八辆运输车,其中有两辆大货车,还有一台挖掘机。很多有了一定资金的村民,纷纷看准再生园区的商机,加入到建筑队伍中,搞运输、承包施工,集聚资源大干一场。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