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年内建废旧电子回收试点

2011年07月01日 14:43 927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回收遭遇多头管理尴尬
  具备资质的拆解企业稀缺,导致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面临混乱局面。不仅如此,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的日常管理也遭遇多头管理的困局,而这种情况在全省也相当普遍。
  6月29日,省环保厅表示,根据201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海南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的管理工作由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管,由环保部门协调。同时,环保部门还负责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监督管理工作,以及审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的资格。
  然而,由于回收处理涉及经信、环保、发改、海关和财政等多个管理部门,部门之间还未形成协调机制,对销售、回收和拆解的企业缺乏有效监管,使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工作遭遇尴尬。
  其中,省环保厅表示,回收环节面临回收体系不健全、回收率低的问题。长期以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主要以个体小商贩上门回收和二手市场回收为主要方式,正规回收渠道较少。
  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省经信委虽是主管部门,却无权审批回收企业的资格,对回收企业缺乏有效的钳制手段,个人或企业进入的门槛也低,“资源回收企业有一万元或几千元都可以注册一个公司,一些个体的根本不需要注册公司,他们可以上门回收。”
  而面对南海大沥存在不少收购废旧电器的作坊,市环保局污染控制科相关负责人坦陈,这一块分管的部门确实较多。假若该作坊有营业执照便由工商部门监管,一旦其超范围经营,例如提炼重金属等便属违法行为,工商、经贸部门介入查处,一旦造成环境污染,环保部门介入调查监控,“如果作坊是无证照的,将由辖区‘三无办’牵头,公安等职能部门开展专项行动端掉窝点,造成环境污染环保部门就会介入。”
  但该负责人承认,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旧家电拆解行业的规范化进程,以补贴形式,以政府行为来鼓励处理企业与相关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及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经营者进行衔接,有效链条目前正逐渐形成。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无人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