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华使馆“微外交” 网民齐围观

2011年06月22日 10:21 203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舆情反映

  近几个月,微博上热闹非凡。不仅联合国“小新”和中国外交部“灵儿”官方微博“打情骂俏”,美国驻华大使馆也通过微博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晒家底”,介绍美国的风土人情;英国驻华大使馆最爱微博“直播室”,播报大臣来华访问的点点滴滴。

  “联合国”关注“外交小灵通”

  《南方日报》称,作为国内第一个部委微博,今年4月13日,“外交小灵通”微博一经开通,其活泼的个性就已显现——它如此描述李娜与中国驻法国大使孔泉的交流:“比赛结束后,中国驻法国大使孔泉来到运动员休息室,祝贺李娜,并和她合影留念,好羡慕啊……小灵通爆料啦!童鞋们知道吗?孔大使也是网球高手啊,小灵通还和孔大使PK过呢,结果可想而知。”

  不知从何时开始,当时的联合国官方微博“联合国新闻部”开始频频关注“外交小灵通”,还时不时地说俏皮话:“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她。”网民们因此给了联合国新闻部一个昵称“小新”。“小新重出江湖!偶的灵儿在哪里捏……”、“十天,每一天都把思念填满,那颗真心……致灵儿……”这位“小新”,是在微博上经过认证的“联合国小新”。“灵儿”,是他对外交部官方微博“外交部小灵通”的昵称。

  几个月来,联合国和外交部微博“打得火热”引来众多网民围观。两个微博的交流还引来“微博女王”姚晨的关注:“八卦一下,你们发现没?这‘联合国新闻部’没事就调戏‘外交小灵通’……”

  不过5月24日,“联合国新闻部”改名为“联合国”,日日呼唤的“灵儿”也改为以比较严肃庄重的形象出现,开始发布世界经济、局势以及重大新闻事件等内容。

  而“小新”也没有就此消失,在更名当天,“联合国小新”同时开通,认证资料显示其为“联合国新闻部官员”,继续以活泼幽默的风格与粉丝互动,不过“小新”也在个人说明中注明,这是他的个人微博。当日,“联合国小新”又开始“微呼唤”:“偶的灵儿在哪里捏……”

  使馆“微外交” 各有各精彩

  不仅联合国和外交部如此,各国驻华使馆也在微博网络上各显神通。美国驻华大使馆至今已发布微博一千余条,其中转发量最高的都是关于美国本土的情况,这些内容大多与中国当前出现的问题相关,比如,食品安全、家庭收入,甚至奥巴马的个人所得税等等。这种“晒家底”的手法为其赢得了16万粉丝。

  而在2009年底就开通的英国驻华大使馆微博则青睐网络实时播报。今年6月初,英国外交及联邦事务部国务大臣杰里米·布朗到广东访问,其一举一动、各种“搞怪”表情都上了微博,让粉丝觉得“很过瘾”。

  法国驻华大使馆微博今年2月24日才开通,直到3月30日当天粉丝量只有5710人,两个月后却猛增到87086人,不仅远超丹麦,还赶超了人气高涨的日本。

  而备受关注的日本驻华大使馆微博最关注生活。寿司、相扑、樱花、和服、鲤鱼旗……日本文化的标志性符号,都以图片形式分列在微博两旁。

  无论是在微博上互相“打情骂俏”,还是与网民在线互动,很多网民感慨,微博给外交增添了亲切感。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董天策教授谈及这种现象时表示,外交微博充当了网络发言人的角色,在增进公共外交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让外交从官方走向民间,使得更多受众参与其中。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云南信息报)

责任编辑:张学超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