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集团在俄10亿吨铁矿2010年将开建
2009年07月17日 16:42 1613次浏览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分类: 黑色金属
7月17日报道,就在中国与三大矿山铁矿石价格谈判处于胶着状态的时候,一家中国民营企业开始悄悄筹划着开发自己全资拥有的10亿吨俄罗斯露天大铁矿。
辽宁西洋集团公司董事长周福仁透露,2010年4月,铁矿将正式开工建设,同时在矿区新建400万吨规模钢铁厂。项目分两期完成,一期项目33亿元,建设周期为4年,2012年末全部完工。该项目也是目前中国在俄罗斯最大的投资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俄罗斯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钢铁企业。
周福仁表示,2007年8月6日,西洋集团从赤塔鲁能矿业公司手中收购了俄罗斯别列佐夫铁矿矿权,西洋集团将独资开采别列佐夫铁矿。尽管当时铁矿石价格还没有暴涨,但他们对该矿的前景是非常看好的。
他表示,别列佐夫铁矿位于赤塔州涅尔琴斯克-扎沃得区(简称涅区),南距中国室韦口岸(国家一类口岸)距离只有20公里,探明储量7.47亿吨,远景储量超10亿吨,开采条件良好。该矿品位最高达到65%,平均在40%至55%。
西洋集团提供的资料显示,别列佐夫铁矿矿区面积220平方公里,目前只勘探了12平方公里,矿山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大部分在浸水面以上,70%以上的矿石可以露天开采。
据了解,覆盖在矿体表面上是一层薄薄的绿色植被,大部分地区不需要拨岩,直接可以露天开采。该矿距中国境内的莫尔道嘎火车站90公里,与俄境内铁路线相距100公里。
周福仁表示,2008年11月初中俄双方达成新修中国到俄罗斯的铁路线经过该矿区。西洋集团与中国铁路建设总公司已经达成协议,修建中方路段,双方出资比例分别为30%和70%。
周福仁表示,由于民营企业在国内建钢厂门槛很高,西洋集团要发展,下狠心向海外拓展生存空间。
周福仁坦承,进军俄罗斯,西洋集团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俄罗斯远东地区铁矿资源丰富,但人口稀少,而铁矿石的市场又在中国。西洋集团收购这个铁矿成功的把握非常高。不过,俄方要求该铁矿资源必须精加工才能出口,因此公司在矿区附近建钢厂。新钢厂计划生产规模为年产400万吨钢坯,分二期建设,第一期200万吨钢坯,第二期200万吨钢坯。项目建设周期为4年,2012年末完成。一期总投资预计为33亿元。
媒体公开报道显示,西洋集团1988年在辽宁海城注册成立,以耐火材料、肥料、煤化工、钢铁、贸易为支柱产业,2008年销售收入200多亿元,实现利润15亿元,实现税收6.5亿元。公司旗下的钢铁资产主要包括辽宁海城钢厂、选矿厂,辽阳选矿厂以及沈阳钢厂等。
西洋集团副总经理、分管俄罗斯铁矿业务的仇广纯表示,别列佐夫铁矿储量大、埋藏浅、易开采、易还原,是西洋集团海外矿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在2004年获得商务部颁发的对外投资批准证书,2005年10月委托中冶北方工程技术公司(鞍山设计院)完成项目可研报告。2006年2月28日获国家发改委核准。
在国外投资建设这么大规模的钢厂,对一家民企来讲,首先的问题是资金能不能跟得上,技术力量有没有保证;而在俄罗斯,项目会不会有法律风险与文化冲突,对此西洋集团董事长周福仁他表示,项目在俄罗斯进展顺利。
矿山开发与环评都是由俄罗斯联邦自然科学院赤塔州分院来做。目前,项目取得建筑施工资质以及俄联邦建设许可证。矿山设计工作大部分已完成。从法律上来看,矿山开发已经没有障碍。而与矿山及钢厂开工相关的土地使用、劳务人员进入等问题,目前正在与俄方沟通。
中俄双方7月10日为该项目的推进进行了少有的高层面对面沟通。俄方由赤塔州副州长别洛泽罗夫、涅区区长伊万洛夫带队,中方主要有投资人西洋集团高管团队以及中方考察团。
对于西洋集团的投资,俄方表现出了高度重视,别洛泽罗夫表示,只要不违背俄罗斯法律,俄方愿意提供一切帮助,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工建设。同时向西洋集团透露,项目建设所需要的24公顷用地已经获批,只等中方签字生效。
周福仁心里算过笔账,涅区人口不到10万人,基本没有工业项目,属于俄欠发达地区。 项目的实施给俄方带来的税收巨大,有助于改变该地区的落后面貌。俄方没有理由不支持项目的实施。
而最让周福仁放心的是,尽管俄罗斯远东地区铁矿资源丰富,但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离开中国市场,它的成本优势将失去,由中国企业来开发这个矿山事实上是俄方唯一的选择。
而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来运作这么大的项目,资金来源也是西洋集团重要的考虑。周福仁表示,目前项目的运作主要靠公司自有资金。不过,西洋集团还是有合作伙伴参与。对于中国国内民营钢厂的介入,公司还是有兴趣的。
责任编辑:hq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