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统突破万次充放电循环

2011年06月10日 9:3 186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近日,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2千瓦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系统成功实现1万次充/放电循环,电池模块的能量效率未见明显衰减。这是继日本住友电工公司之后,世界上第二套成功突破1万次充放电循环耐久性实验考核的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系统。
  据了解,2千瓦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系统是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华民研究员领导的团队自主研发的,自2007年7月6日运行以来,每天进行7次充放电循环,截至2011年6月4日已无故障运行1429天,累计运行时间超过3.4万小时,成功实现1万次充/放电循环,电池模块的能量效率未见明显衰减。目前该电池耐久性快速评价试验系统仍在继续运行。
  从2006年起,大连化物所储能电池研究团队先后与大连银河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和博融(大连)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在液流储能电池系统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8项,其中国际专利2项,已授权13项,形成了较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并开发出国内首套260千瓦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系统。目前,液流储能电池在光伏电站、电动车充电站、分布式供电、风电场并网的商业化应用示范正在进行。
  液流储能电池具有储能容量大、可根据需要实现输出功率和蓄能容量的灵活独立设计、充放电转换速度快、循环寿命长、电解质溶液可反复再生使用、安全性高、环境友好等特点。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系统耐久性试验突破1万次充放电循环,为其大规模实用化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支撑。
  据专家介绍,液流储能电池技术的发展,对推进风能、太阳能的普及应用,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和产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