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网络问政 创新社会管理(下篇)
2011年06月08日 13:48 3013次浏览 来源: 《南方日报》 分类: 舆情反映 作者: 孙宇红 黄少立 温兴华
通过政府举办的“公仆网友交流会”和“网友反映问题交办会”,实现了公众对社会管理的有效参与。

[自“公仆信箱”、“公仆在线”、“公仆微博”相继开通之后,大量民情民意由此直接传递到县区委、政府及各级各部门,为群众解决了诸如“看病难”、“读书难”、“行路难”等许多实际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如何使网络问政发挥更大的作用,使之更好地应用于社会管理?河源市五县一区的党政领导都有一致的看法——— 带着真诚的、负责任的心对待网友的每一封来信,本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态度,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反应”,高度重视,层层负责,合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真正把“公仆信箱”、“公仆微博”打造成汇民智、听民声、办民事、解民忧的网络问政平台,才能使之在社会管理中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合力] 源城: “公仆在线”即时互动促进和谐 源城区“公仆信箱”运行以来,大量民情民意由此传递到各级各部门。该区依据群众来信反映的情况,慎重决策,果断行动,为群众办了大量好事、实事,解决了“看病难”、“读书难”、“行路难”等实际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去年底,随着市区梧桐山公园的开园迎客,但源城区源南镇和平村的村民却有了烦恼。原来,在建公园停车场中,该村村道受损,致使下雨天村民出行困难。为此,20名村民联名致信“公仆信箱”,源城区从“公仆在线”获悉后,立即派人实地调查提出解决方案。市交通运输部门得知后主动表态,将努力争取将和平村村道纳入省交通运输部门的“新农村公路路面硬底化”建设计划,早日把村道修成水泥路。 东源: 突出办信时效与质量 “公仆信箱”目前已成为东源县广大领导干部了解民情社意、畅通群众信访渠道、解决群众诉求和密切群众关系的信息“直通车”。据该县统计:自开通“公仆信箱”以来,东源县共收到信件5464件,办理5239件,办复率为95.8%。 “我每天都坚持浏览‘公仆信箱’,认真阅读群众的信件和网民的一些意见与建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逐一批转有关县领导和有关部门,要求他们在限期内作出答复和办理,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浏览‘公仆信箱’、批阅信件已成为我每天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东源县委书记成伟明说,网友提到的一些合理的意见或建议对工作决策很有参考价值,使自己能够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网民的这些真知灼见对促进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帮助与借鉴。该县信访局负责人表示,“公仆信箱”的开通使群众走访方式的信访量大幅减少,从根本上提高了信访工作效率与水平,有效地化解了大批社会矛盾。 和平: 领导“开博”听民声解民忧 在河源市县区领导中,和平县最早实名注册“公仆微博”。利用这一平台,该县领导广邀网友为和平科学发展建言献策,为自己尽快熟悉和平情况、确定发展思路提供参考。同时,通过这一平台,解决了网友提出的县城公共厕所、农贸市场、街心公园等涉及民生的问题。 在处理网民诉求方面,该县要求牢固树立“网民诉求无小事”的观念,真心诚意纳谏言,实实在在解难题。对于诉求合理、有条件解决的,立即予以解决;对于应该办理、但一时不具备解决条件的,积极创造条件,尽快解决;对于不符合政策法规的,要做好宣传教育和思想疏导工作,真正做到让网民满意。据统计,自开通“公仆信箱”以来,该县共收到信件7339件,其中已回复或批示的7273件,办复率达99%。 龙川: 做好网上信访工作加大督办力度 “公仆信箱”在龙川县开通后,充分扮演着群众与党政联系的重要桥梁的角色,成为老百姓反映热点难点问题的另一条新途径。据统计,自2009年11月27日开通至今年5月底,“公仆信箱”共收到群众来信9595封,办复9238封,办复率96%。 龙川县高度重视“公仆信箱”这个网络平台,一是出台了《关于加强龙川“公仆信箱”管理的通知》,要求各信箱管理人员将来信整理后转至领导个人信箱,由领导阅批。在信件办结上,要求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要在收到群众来信或领导交办信件后,必须着力于问题的解决,不能充当“二传手”。二是加大督办力度,对超过规定时间未办理或办理不力的,由县委办和县纪委等跟踪督办。三是建立考核制度,将对“公仆信箱”的运转情况、网上信访的处理情况考评考评纳入县委、县政府年终工作综合考核内容之一,考评不合格的取消评优评先资格。 紫金: 关注网络舆情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紫金县于2006年就开通了“县长信箱”,2008年又开通了“县委书记信箱”,随后又开通了紫金政府公务员邮箱系统和公务员电子邮箱手机版,并向全社会公布了县几套班子领导、各镇和县直部门一把手的电子信箱,以听取社情民意,接受群众监督。河源市开通“公仆信箱”后,该县建立了独立的“紫金信箱”系统,并于2009年7月升级改版,融入市“公仆信箱”统一平台,在全市各县区中率先将系统延伸至乡镇一级。紫金县“公仆信箱”开通两周年来,共收到各类有效信件7654封,办复7567封,办复率98.9%。 随着不断探索、不断壮大、不断完善、不断成长,紫金“公仆信箱”已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为民办事、了解社情民意、辅助决策的重要平台,越来越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连平: 建“公仆”QQ群打造成民意“直通车” 为了交流“公仆信箱”的管理经验,连平县信息中心专门建立了一个“公仆信箱”QQ群。 “公仆信箱”开通以来,连平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天抽出时间阅读、回复或批转办理群众来信,尽力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为保证实效,该县还指定督办组的1名工作人员对重点信件,特别是省、市转办信件的流转办理情况进行跟踪督办,确保问题得到尽快处理。据统计,2010年,该县“公仆信箱”共收到信件2655封,已回复或批示2655封,办复率达100%。 “公仆信箱”在连平不但成为政府与群众直接交流的桥梁,让群众与党政机关及领导干部的双向沟通渠道更加畅通,还延伸了政府工作服务的对象、时间和空间,有效提高了办事效率,成为了有利于及时处理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利器。 [故事] 故事一 书记邀网友“拍砖”: 说出最满意和最不满意 “请大家说出心里的话,你对当前最满意的两件事和最不满意两件事各是什么?各抒己见。”今年春节前,市委书记陈建华在“公仆微博”上织“围脖”,邀请网友“拍拍砖”,引起网友关注。 第一个跟帖的博友“hytongwe”说,最满意的是河源不断地发展变化和城市管理的日益规范化;最不满意的就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以及市民看病贵。跟贴显示,公园城市建设、五路一桥建设、世客会的召开、“公仆信箱”和“公仆微博”等网络问政平台的开通,成为网友心中最满意的几件事。而市民看病贵、出租车乱涨价等则成为网友最不满意的几个问题。 针对网友的跟帖,陈建华在今年春节的最后一个休息日作了回复:将着力解决这些困扰市民的难题。他在微博中表示,节后党政班子将继续召开务虚会,请网友们继续“拍砖”,并直言:“请相信这不是在作秀,我不是‘打酱油’路过的,闻过则喜是我的优点之一。” 故事二 “微博”情深: 博友上演爱心接力赛 今年3月的一天,“公仆微博”上一个关于紫金县柏埔镇东升村6岁女童朱嘉怡因保护弟弟,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的帖子,引起包括市委书记陈建华在内的广大博友关注,并发起了一场捐款活动。 博友“情暖槎城”在微博上发动广大网友,为勇敢保护弟弟的朱嘉怡献出一份爱心,帮助姐弟俩渡过难关。倡议得到了博友们的支持和响应。得知这一消息后,陈建华当即表示捐款并祝愿朱嘉怡早日恢复健康。博友“元元”的“女儿将1000元利是钱全部拿了出来。3月12日,”公仆微博“9名博友来到朱嘉怡的家里,将近3000元的捐款送至留守儿童的亲人手中。 故事三 雷人事一“晒网”: 窗口单位纷纷“照镜子” “只是一个程序性的签名,就要让老百姓苦等2个多小时,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网友“yuanzhijun”写信到“公仆信箱”反映自己遭遇的雷人事——— 只差一个部门负责人的签名就可以完成审批手续,可该负责人就是迟迟不愿动笔。明明未到下班时间,却要求办事人下午再来办手续。此事经“公仆在线”报道后,网友热烈讨论,窗口部门纷纷表示将以此为镜,“照照”自己的服务形象,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故事四 书记出题: 上千“箱主”赶考过三关 不定期组织对“公仆信箱”等网络问政平台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采取现场指导、开班学习、电话答疑、发放使用手册等方式加强培训。2010年,举办了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任剑涛主讲的现代网络知识讲座,以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开到乡镇一级;着重培训1020个“箱主”,培训结束后由市委书记陈建华在网上亲自考核,向1020个信箱的操作者逐一发送试题,应试者必须会操作才能拿到试题,通过其对信件问题的回复,确定考核结果,应试者反映强烈,一致认为,这种培训和考试的方式十分有效。 故事五 网友“发话”要求亮招牌: 结果“非常满意” 网友“河源你的样子”建议市、县、镇各部门在“公仆信箱”公开办公咨询电话,方便群众办事、咨询。市委书记陈建华收到网友来信后,即批示市委办公室落实网友的建议,公开各级各部门办公电话,接受全社会监督。市委办公室即向全市各级各单位发出通知,要求各单位在公仆信箱公开各自办公室咨询电话。按照通知要求,各级各单位在公仆信箱公开了办公咨询电话。网友对此评议“非常满意”。 [感悟] 河源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但民意发达,是什么让网络问政探索在落后的山区一路前行——— (一)转变观念是前提。在推进网络问政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这样的理念:一是疏导优于堵。市委陈建华书记强调,网络犹如“天上之水”,宜疏导而不宜堵,“疏则顺畅,堵则溃殃”,对待“网络水军”,要像“大禹治水”一样,正确疏导、引流,疏堵结合方是“治本”良方。二是虚拟胜真实。由于网民的隐蔽性,表达更加自由,更能反映心声。领导干部调研不能走遍千山万水,但网络可以听到来自万水千山的声音。三是批评即爱护。有的信件公之于众,可能会给工作带来被动,也可能会损毁形象。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网民的表达大多数还是出于公心的,反映的事实也八九不离十,我们把批评当作群众对党和政府的长远支持。四是时间赢主动。网络信息传递相当快,领导干部可以第一时间掌握情况,从而掌握网上话语权,增强工作的主动性。 (二)领导带头是关键。利用“公仆信箱”等平台,群众与领导实现了“面对面”、“键对键”的交流,大大缩短了群众表达意见和建议的流转时间。实践证明,领导干部带头学习网络知识,带头上机操作,亲自回复来信,亲自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并亲自督促办理,上行下效,“公仆信箱”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网络问政工作才能得到快速发展。 (三)解决问题是根本。“网络问政”体现为网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最终影响“网络问政”效果的一方面是网民的自由表达,另一方面是政府的虚心倾听和问题的解决。老百姓不单看我们说什么、怎么说,更看我们做什么、怎么做、做得如何。只有切实重视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断改善和保障民生,群众才会信任和拥护我们党委政府。 (四)技术管理是支撑。网络问政平台建设必须依靠现代网络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的支撑。在“公仆信箱”开发过程中,我们不求最先进,但求最实用、最好用,依托现有人才和技术,结合实际,开发出了一个比较科学完善、简单易用的运行平台和操作系统。 (五)制度建设是保障。从“信访办”到“留言版”到“网上信访系统”,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党委政府将网上收集、处理、反馈民意、民情、民怨工作制度化,建立起专项办复和办理和督办机制,促使更多的领导干部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 本版撰文/孙宇红 黄少立 温兴华 统 筹/甘超强
责任编辑:张学超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