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双翼助污水处理业快速发展

2011年06月02日 8:56 477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供需缺口蕴藏投资机会
  “十二五”期间污水处理行业“量”的提升归因于污水处理率提高的要求。受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技术进步和污染控制措施得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在工业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近四年工业污水排放量出现下滑势头。与此相反,我国生活污水排放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这主要归因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09年,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为354.7亿吨(同比增速高达7.5%),占到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60%。
  我们分析,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的继续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将平稳增长,成为新增污水排放量的主要来源。
  2009年,全国污水排放量为589.1亿吨,按照污水排放量每年以3%的速度增长、2015年城镇污水处理率平均值为80%、污水处理设施平均负荷率为80%计算,到2015年全国污水处理能力需达到703.4亿立方米/年,即2.04亿立方米/日。相比2010年全国1.25亿立方米/日的污水处理能力,2011年至2015年,污水处理能力需保持1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即“十二五”期间,污水处理产能需增加63%才能满足污水处理的需求。
  《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指南》明确规定了“十二五”期间污水处理率的增长目标,污水处理率提高的要求将有效带动污水处理行业“量”的提升。在污水排放量预计将稳步增长的背景下,想要提高污水处理率,唯有提高污水处理量。提高污水处理量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增加污水处理产能、提高污水处理设施负荷率。增加污水处理产能将拉动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构成污水处理设施新增“量”。提高污水处理设施负荷率,关键是完善污水管网的建设,这部分构成污水管网新增“量”。
  新建大量污水处理设施,受益最大的是处于污水处理子行业产业链中游的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企业。处于上游的污水处理设备和污水处理剂细分行业,存在产品多样化和市场分散化的特点,因此受益程度较弱。完善污水管网建设,以提高污水处理设施负荷率,受益最直接的是处于产业链上游的污水管网生产企业。因此,我们看好处于产业链上游的污水管网生产企业和处于中游的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企业。
  城镇生活污水将是我国新增污水排放量的主要来源,因此,“十二五”期间新增污水处理设施中市政污水处理厂将占多数。此外,污水处理行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在污水处理产能将大幅增长的背景下,具有强大的外埠业务拓展能力的企业将占据先发优势。市政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由市政污水处理企业承担,他们不仅从事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通常也负责此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同时覆盖产业链中、下游两个环节。“十二五”期间我国污水处理产能的大幅增长最直接的受益者将是外埠拓展能力强的市政污水处理企业,我们重点看好首创股份(600008)和创业环保(600874)。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