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前4月煤炭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1年05月30日 16:5 3887次浏览 来源: 国际煤炭网 分类: 相关新闻
二、煤炭供需形势分析
近年来,煤炭生产供应能力显著增强,满足了煤炭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需要,全国煤炭供需呈现总体基本平衡态势。当前全国煤炭供需总体趋势与2004年相比,呈现以下特点:
(一)煤炭需求旺盛。“十一五”期间,全国煤炭产量由23.5亿吨增长到2010年的32.4亿吨,年均增长1.78亿吨,年均递增6.6%;自2009年起,我国成为煤炭净进口国,2010年煤炭净进口量达到1.46亿吨;煤炭消费年均增长1.86亿吨,年均递增7%。今年前4个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2.4%,粗钢产量同比增长8.3%,水泥产量增长19.6%,氧化铝增长12.4%,主要耗能产品产量大幅增加,拉动煤炭需求持续快速增长。
(二)煤炭供应能力充足。一是煤矿建设投资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全国煤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1.25万亿元,今年前4个月煤炭投资完成718亿元。据了解,2010年底全国煤矿生产能力已经达到38.78亿吨,且已划定矿区范围正在建设的煤矿规模6.3亿吨。二是今年前4个月煤炭产量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三是铁路运力也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前4个月,煤炭运量占货运总量的57.29%。四是港口的煤炭中转发送量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速。五是煤炭库存处于正常水平,全社会煤炭库存仍保持2亿吨以上;5月18日全国重点发电企业可用存煤天数达到16天(与2004年同期平均7-10天相比有明显的增加),主要港口场地存煤处于往年正常水平。无论是煤矿的生产能力还是煤炭的铁路运输及港口中转能力,与2004年相比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煤炭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预计,今年全年煤炭市场仍将维持供需总体基本平衡、结构性过剩与区域阶段性偏紧并存的态势,受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迎峰度夏期间局部地区煤炭供应偏紧的程度可能会有所加剧。
分析造成当前部分地区出现的电力供应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需求旺盛,也有区域旱情严重、部分地区火电设备检修、水电出力不足等原因。从当前火电设备出力情况看,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还有增加的空间。据有关专家对近几年火电设备出力情况研究,前4个月全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1734小时,日均14小时,比前几年同期平均利用小时数1802小时少68小时,比2004年同期平均利用小时数2029小时少295小时。
值得高度关注的是,虽然当前全国煤炭供需总体是基本平衡的,但是,从长期发展趋势看,煤炭产量持续过快增长,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煤矿安全保障难度越来越大,煤炭铁路运输的比重越来越大,运输瓶颈制约近期还难以解决,这种依靠要素投入、资源依赖、粗放的高增长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转变煤炭生产利用方式的任务更加艰巨。
三、政策建议
(一)加大需求侧管理,尽快出台区域能源限制消费政策措施,控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发展,抑制煤炭消费过快增长。
(二)加强行业自律,动员煤炭企业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科学组织生产,保持价格基本稳定,维护煤炭市场平稳运行。
(三)推进煤炭流通领域改革,加快现代煤炭物流产业发展,鼓励煤炭与电厂等用煤企业直接签订战略联盟或长期协议,减少中间环节,取消不合理收费,降低煤炭流通成本。
[1] [2]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