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草花开别样红
——记有色公司起重高级技师、铜山矿业公司选矿车间后勤工段长花鄂生
2011年05月30日 9:45 5451次浏览 来源: 安徽省铜陵有色集团铜山矿业公司 分类: 铜资讯 作者: 夏富青
  有一种红色小野花,任凭风吹雨打,终能顽强地生长在贫瘠的山坳里,古代人依靠它的指引来开采铜矿,这种铜的化身的小花被称之为 “铜草花”。就在远离市区的百里之外的铜山矿业公司有一名矿工像铜草花一样静静地开放和枯萎,与已开采50多年的老矿山默默相守,无论矿山是辉煌还是艰难,自己身体是健康还是疾病,始终与自己心爱的矿山不离不弃。他就是有色集团公司高级起重技师、铜山矿业公司选矿车间后勤工段长花鄂生。
  对于采访花鄂生是我无意在该矿选矿车间看到题为《立足岗位,争创一流工作业绩》的演稿材料,讲述花鄂生虽身患癌症、但仍然坚守工作岗位、创先争优的感人事迹。就在当时,一股的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我决定现场采访这位另我灵魂震撼的人物。
  五分钟后,在书记办公室,花鄂生风尘仆仆地从车间赶来,见到了这位另我敬仰的心中“英雄”。 他高个清瘦,头发稀落,显然是长期化疗的结果;喉咙上的手术留下的伤口还清晰可见,但精神矍铄。
  “你知道自己生了什么病吧?严重吗”我生怕一不小心说漏了嘴。
  “知道!现在正处于术后恢复期。”他沙哑地说道。
  “那你还和以前一样忘我地工作,身体能吃得消吗?”
  “生命在于运动嘛!”他笑了笑。
  在采访中得知,现年50岁的花鄂生,1981年参加工作,1991入党,是集团公司为数不多的起重高级技师,他曾在1996年抗洪救灾时用身体为危在旦夕的大电铲打开安全通道而声名鹊起。
  当时,持续的暴雨造成前山露天大面积坍塌,数万立方米的泥石流铺天盖地涌下,瞬间将停在一边的180吨出矿大电铲冲向露天边坡,现场一片狼藉,价值上百万元的大电铲随时都有可能滚落到几十米深的 “锅底”。险情迫在眉睫,但谁也不贸然行事,就在这关键时刻,他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带领人员钻到电铲“腹中”,清理履带泥土,更换电机,经过40多小时艰苦奋战,终于将侧翻在“悬崖”边的大电铲成功“救出”,避免了一次重大设备事故发生。
  在1999年8月的矿山尾胶站建设中,由于当时该矿业公司没有大型起吊设备,几十米高的储砂仓和水泥罐拼接和安装需要一个月时间,租赁吊车对当时年年亏损矿山来说将是一笔不菲的开支。“没有起吊工具,叫人怎么干活”职工纷纷埋怨起来,工程进展一时搁浅。作为起重工的花鄂生闻听后,内心很不是滋味,倍感自责,悄悄找到工程负责人,自己要求尝试设计、制作一套简易起吊设备。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共员协作下,经过一个星期努力,终于将一座40米高的起吊扒杆高高耸立工地上,还安装了电动绞车,就用这种最简易的“土办法”硬是将高难度的几十块巨大的铁板安全起吊装到位,难题再一次迎刃而解。
  ……
  在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花鄂生仿佛还沉浸在过去成功之中,脸上始终洋溢着喜悦。感叹年轻的时候不知道累的滋味,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吃睡在工地上是常有的事。
  屡次成功破解矿山重大棘手难题的花鄂生,几任矿领导也被他精湛的技术和忘我工作精神所叹服,甚至赋予他比普通职工可以多休息几天的某些“特权”,可是花鄂生至今一次也没有享用过,压根就不想动用这项“超人”权利。
  年年初,铜山矿业公司实行改制重组,人员实行优化组合,身怀绝技的花鄂生重新被分配到该矿业公司选矿车间还继续干“老本行”,还兼任后勤维修工段长。老兵新传,又从头干起,从熟悉到熟练,从精通到精湛,足迹踏遍选矿车间每个角落,汗水洒向亲如手足的每台设备上。越是苦越是累越是脏的活,他总是抢着干;越是危险的地方,他总是抢先上。就是这样始终走在职工前面的老段长,年轻时不知疲倦、钢铁般的身体也亮起了“红灯”。
  年9月,他送老父亲去铜陵住院时,平时因自己的身体也不怎么好,由于工作忙总是一拖再拖。在妻子一再强烈要求下才做了全面检查,结果被诊断为喉癌。这对五旬的他无疑是晴天霹雳,他无法向年迈的双亲和尚未成家的孩子交待。
  “听车间主任说你手术后不久就主动要求上班,难到就真的不担心自己的身体吗?”我试探地问。
  他听了我问了这么现实的话题,花鄂生眼里突然闪过泪光,停顿了半天才说:“一方面我觉得自己病情控制得不错,另一方面是自己对岗位有着特殊的亲情,如果我一天不上班,心里就失落得慌。”
  “车间还是从多方面考虑,另外还配备一名起重工,但他还是和以前一样忘我地工作。”选矿车间主任刘文胜补充道。
  “像春节期间那些不很重要检修,何况车间根本就没有安排你,而且已经配备了起重工,你还要事躬必亲,你就真的觉得少了你工作就不行吗?”我斗胆提出了尖锐的问题。
  “不是,真的不是。我只觉得自己对选矿每台设备都十分熟悉,由于碎矿检修大件较多,拆装起吊频繁,工作危险性大,不安全因素较多。虽然配备了起重工,但是他才干不久,对工作环境不太熟悉,我就这么想就来了,根本就没想那么多。”
  “听说在今年3月份在抢修粗碎设备时,你连续奋战30多个小时,连正常的人都直叫累,你怎么就坚持下来的,”我不解地问道。
  “起吊工作不像别的,挂丝头、起吊位置、钢丝绳松紧度等每一个关键点都十分重要,稍有不慎,极有可能出现事故,我心中放不下,坚持留下来。”
  “听说你当时加班到凌晨两点,你爱人不放心你身体,都把电话打到车间领导了,是有这回事吗?”
  “呵呵,是的!当时机身钢套磨损后和新偏心套不合而被卡住,上下不能。虽然领导当时一再叫我回家休息,在大家都忙得焦头烂额的情形下,我能甩手走人吗?”
  “矿里像你这种病人可以不上班,工资也不少,知道吗?何况你爱人也想让你在家休养,何乐而不为呢?”我善意地提醒他。
  “这些我都知道,但是我就是舍不得离开自己干了多年的岗位,真的舍不得!”他沉思了半天才回答。
  在采访结束时,该车间沈振鬼魁书记告诉我:“花鄂生无论在生病住院期间和现在,尽管看病花去不少钱,但是从没有向车间和矿里提出要求,就连矿里搞帮扶结对活动,他都主动提出把名额让给别人,但是我们还是把他报上去了。”
  哦!花鄂生不正是像一棵不很娇贵的铜草花吗?虽小,也不鲜艳,但开得很绚烂。正是有一群像他这样默默奉献的人,在铜草花盛开的地方,才让世人看到了中国铜工业脊梁一天天变硬、变大、变强的希望。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