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用料企业“捡便宜”难

2011年05月23日 9:37 658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资金链紧张
  当国内货币不断收紧后,产业上中下游资金链的“缺水”现象开始蔓延。铜陵有色金属集团的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有色金属的消费与资金背景关联度很高,现在看大环境不太好,国内实行紧缩政策使得不少企业资金链趋于紧张,相关的财务成本正在上升,周转上捉襟见肘导致铜加工企业难以在价格相对较低时多进一些原料,下游企业普遍开始消化前期的库存并以采购国内铜为主,进口铜贮备库存的比例正在下降。
  不仅是企业的现有资金出现短缺,金属厂商融资的渠道也在“缩窄”。记者从上海一些期货公司了解到,因为不久前外管局出台的新政策提高了融资门槛,现在企业通过在保税区库存的铜来融资开始变得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国内以融资为需求铜的进口。

  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机会
  金元期货分析师范燕文告诉记者,以金属原材料为例,我国对铜的用量长期都靠进口来满足,铅、锌虽然基本可以自给,但是从长期看这些基本金属未来都有着较大的需求增长空间。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的行业研究员韩静分析认为,结合当前的情况看,一方面是国内面临着较大的通胀压力,另一方面又是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抛除行情波动的因素,在资源的储备上实际可以把二者统筹起来,鼓励国内企业抓住本币升值的机会,到国外去“捡便宜”,这样既可以降低金属加工、用料企业的成本,又可以把人民币升值有利的一面发挥出来。
  对于如何抓住当前人民币升值为资源进口所创造的良机,韩静认为,不仅要让采购企业“有钱用”,还要通过扶持政策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记者也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为了扩大国内短缺资源进口,5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今年新版的《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其中铜精矿(含量≥20%)、铅精矿(含量≥55%)、锌精矿(含量≥40%)就被列为鼓励进口的资源性产品和原材料并增加了钼精矿(含量≥51%)、锑精矿(含量≥30%)等进入目录,对进口目录中资源产品的企业国家将予以贴息。对此,相关人士分析,虽然不能过分高估贴息政策的效用,但是在国内货币紧缩、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其对国内相关企业所释放的信号却有着积极的意义。

[1] [2]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