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华求解煤储赢利 首试发电一体化
2011年05月13日 9:11 3955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相关新闻
探索煤储赢利模式
长期依赖补贴不是、也不可能成为煤储理想发展模式
国家第一批应急煤炭储备点包括10家大型煤炭、电力企业和秦皇岛港、黄骅港、舟山港、广州港、武汉港、芜湖港、徐州港、珠海港8个港口企业。
煤炭专家李朝林认为,国家煤炭应急储备点主要为应对用煤高峰期部分电厂可能出现的缺煤停机情况,同时也可以平抑电煤价格波动。
中钱平凡表示,要达到平抑煤价的效果,“至少要收储1亿吨”。
根据国家煤炭应急储备方案,储备点新建、改扩建所需资金,可从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安排投资补助。此外,方案将对煤炭应急储备贷款给予利息补贴,对场地占用费和保管费给予定额补贴。
目前煤炭应急储备基地由政府主导建设,但林惠江分析,因为最终参与储备的主体是企业,“因此这个煤炭储备能否顺利进行,最主要还是看它是否给企业带实际利益。”
钱平凡坦言,煤炭储备基地必须具备发展能力,长期依赖补贴不是、也不可能成为理想发展模式。“应该把配煤和供应链管理结合,增加煤炭储备基地的附加值,保证项目赢利”,也就是把煤炭长期储备转化为日常的煤炭供应链管理服务,同时保障煤炭能源安全。
“目前单纯依靠某个企业储备,很难获得盈利,因为煤炭储存成本较高。”前述电力高管称,赢利的关键在于项目可以多方放开投资,引入竞争机制,煤企和电企均不能一方独大,同时借助铁路运力优势平抑价格,保持煤储项目“蓄水池”调节功能。
[1] [2]
责任编辑:无人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