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荒”蔓延 提电价不是解决问题关键

2011年05月11日 9:41 201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随着“电荒”从部分地区逐步蔓延,要求电价上涨的呼声开始此起彼伏。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高煤价,低电价”是造成目前“电荒”的主要推手,但一味靠提升电价来缓解“电荒”并非上策。
  专家建议,缓解目前用电紧张形势需理顺电价形成机制,均衡居民用电与工业用电的价格差异、发电企业与电网公司的利益分配比例等要素,并且根据不同区域特点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愈演愈烈的“电荒”
  中电联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6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增速比2010年四季度提高7.6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发电量为3830亿千瓦时,是除2010年8月份外最多的一个月。
  这表明,即使目前火电企业处境困难,但由于电力行业所属公共行业的特殊性,火电企业仍然开足马力进行生产而没有出现生产积极性不高的局面。当然,持续亏损确实会放缓火电厂投资步伐,但就眼下而言,旺盛的需求和供电结构性矛盾才是“电荒”的主因。

  煤电矛盾激化
  “3月份个别省份出现‘电荒’,是因为这些地方去年四季度部分耗能大户为了完成节能减排任务而降低产量,今年春节开工后,为了补足业绩,开工用电大幅提升。另外,全国个别地区电企装机总量呈下降态势,火电企业比例开始下降,直接影响了国内电产量。” 国信证券电力行业分析师徐颖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她认为:“其实造成电企生产积极性不高的最重要原因还是煤价居高不下,火电企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减少发电量意味着可能出现大面积‘电荒’,提高发电则有可能入不敷出,难以为继。”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专家组成员张尧接受采访时也对目前的现状表示担忧:“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煤电的供给矛盾,由于通胀,煤炭价格攀升,电企压力增加;反过来,由于通胀,电价不可能大幅提升,利润两头缩水。”
  在一些人士看来,正是这种矛盾导致了火电厂生产积极性不高。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电力企业盈利处于整个工业末端,并且多数火电厂发生亏损。根据《2010年度电力监管报告》,从2008年开始,全国五大发电集团火电业务连续3年累计亏损分别都在85亿元以上。

  电价上调空间有限
  目前,无论是电监会、中电联还是电厂都纷纷呼吁,尽快理顺电价形成机制以缓解目前的“电荒”局面。国家电监会办公厅副主任俞燕山日前表示,今年部分地区出现的用电紧张状况,主要原因是电价形成机制长期没有理顺。
  华泰联合证券电力行业分析师周衍长认为,现阶段理顺电价形成机制非常有必要,因为这是提高发电企业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他还指出,理顺电价体制还要均衡居民用电与工业用电、行业间以及地区间的用电价格,做到产出最大化。
  但在徐颖真看来,提高电价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现在的“电荒”形势。她说,前不久,16省上网电价每度上调约1.2分,但这也导致了煤价的小幅攀升,从而进一步加大了电企的成本。政府部门可以考虑在不带来通胀压力或者通胀下降的前提下,适当提高电价。
  也有专家指出,“电荒”实际源于内部利润“掐架”,如果保持电网卖给电力用户的“销售价”不变,而提高上网电价(电网公司从发电企业的进价),扩大发电企业的利润空间,就能使多方受益。
  中信证券分析师吴非在接受采访时则表示,就目前“电荒”成因而言,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原因。华东一带,大部分是因为电企装机不足,导致供应紧张;而华中和西北一带,煤电供给矛盾突出,影响企业生产积极性。所以缓解目前的“电荒”还应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电价提升与否并不是关键。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