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企业“吃不饱” 新一轮“油荒”或现
2011年04月28日 9:56 5321次浏览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分类: 相关新闻
截至4月27日,山东石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已停产20天。
据悉,这家拥有15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的炼厂被迫停产,其主要原因在于“炼油成本过高”。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山东东营海科化工集团。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的开工率基本达到40%,个别车间现在还在停产检修。”
近期,前述公司的遭遇并非特例,在国内成品油市场供求形势趋紧,同时国际高油价不断“挤压”之下,山东的大多数炼油厂开始渐次停产。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山东炼油公司负责人,基本认可整个山东进入停产的炼油厂占比已达到40%,这一数据在将来或不断刷新。据能源研究机构息旺能源统计,2011年一季度,我国最主要的民营炼油群体——山东民营炼厂平均开工率为44.3%,到4月中旬,开工率降至38.2%。随着5月检修期集中来临,预计停工面积将进一步扩大。
中间产品涨幅远大于成品油
早在3月,息旺能源分析师曾分析,按照当时燃料油到岸价和国内汽、柴油价格计算,山东地炼加工燃料油每吨已亏损152元。
这样的局面,在4月底未能改观。山东寿光鲁清石化有限公司一位侯姓经理称,鲁清石化公司每加工一吨,就要亏损100多元。
山东石大公司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务经理在电话中表示,现在中间产品的涨幅远远大于成品油价格的涨幅,因为国家没有对中间产品、燃料油系列等的最高限价。
他说,在这种情况下,“我可以卖1万元。不管成品油价格卖8000元还是多少,只要赚钱,什么价格也敢卖。”
前述经理向记者分析,自4月7日发改委再次上调成品油价格后,现在整个市场面临着两种情况:一是柴油涨价;二是汽油炒作。所有这一切都指向原油提价。
济宁山推石化有限公司销售部负责人也表示,“原料价格太高了,所以近期产品价格也不得不一直涨,不涨将亏损得厉害。”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