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高油价生存 国内成品油定价承压
2011年04月25日 8:47 4546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相关新闻
定价难题
成品油定价,须在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与国内物价调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从中长期看,(国内成品油价格)基本上就是涨多涨少的问题了。现在,绝大多数国家的成品油价格都比中国高不少,包括中国香港地区也都超过每升10元了。在这个大趋势下,即使国内涨的比国外少,但该涨还是会涨。”林伯强说。
“国际涨,而我们55%的石油要从国外买,所以成品油价格不可能不涨。现在的关键是,政府如何在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与控制国内物价快速上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中国能源网CIO韩小平说。
在他看来,如果国际油价进一步上升,国家可以通过对企业减税的手段,来部分消化油价对于物价上升的影响。“据我所知,发改委也在探讨,如果未来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的话,怎么保持物价稳定,发改委希望的是采取企业、政府和消费者共同承担的一个机制。如果油价再进一步上升的话,政府可能应该有一些新政策会出台,比如减税等措施。
林伯强也指出,由于国内成品油价格仍然受国家发改委调控,所以短期内应该会保持“小步慢升”的态势,不会迅速与国际油价接轨。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油价持续上涨,可能会迫使中国再次重新考虑采取与国际市场挂钩的成品油定价机制。
但一位接近发改委的人士对记者称,“从目前国家要全力抑制通胀的大背景来看,修订成品油定价机制,可能又错过了最佳时机。” 这位人士表示,“前段时间,对于修订成品油定价机制,发改委曾做了密集的调研,也提交了方案,但没有料到国际油价上涨这么猛,而石油又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基础行业,为了稳定物价,现在看来,成品油定价机制的修订又要往后推了。”
责任编辑:无人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