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飙升 三大油企中断成品油批发

2011年04月21日 9:17 222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现在已到观察《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能否继续执行的重要时点。”4月19日国家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邓郁松说。
  当天他出席“中国石油商贸大会”,回顾了1998年以来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历程,并指出2008年上半年的“油荒”正是由于国际油价攀升至100美元/桶以上,而国内成品油价格未能跟上所致。
  此观点包括息旺能源信息总监廖娜在内的很多与会专家都表示认同,事实上,国内市场从不缺油。
  据廖娜介绍,2010年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5亿吨/年,占全球总能力的10%以上,而且炼油产能扩张的形势仍未放缓,到“十二五”末,国内一次加工能力将再增1亿吨/年,达到6亿吨/年,“这些产能将主要在2012年和2013年释放”。
  然而有产能并不代表就有充足的供应。“在价格上涨预期严重时,经营者囤油待涨意愿就会很强,市场供应难免就会出现紧张。”上述与会专家称。
  在他们看来,2009年《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执行后,正是由于国内油价调整次数增多,保证了生产经营者的利益,调动了它们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从而使得2009年和2010年国内成品油供需矛盾未被激化,“油荒也未发生”。
  2011年随着国际油价重回100美元/桶上方,南华期货高级总监杨光明等认为,随着北非中东地缘政治的演化,国际油价有可能达到140美元/桶以上,国家发改委等有关政府机构是否还会继续执行《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
  “保证供需平衡就意味着国内油价可能继续上涨;平抑油价就可能出现供需紧张,这将考验发改委对形势的判断能力。”上述与会专家说。
  来自市场消息称,为了预防可能到来的油荒,中石油、中石化已减少甚至中断了对部分民营加油站的批发,中石化更出台政策,旗下销售公司自行从山东地炼采购的成品油,每吨将奖励400元/吨。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