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质创新机制:插上跨越发展的翅膀

——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助理、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田建荣

2011年04月14日 13:56 1107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358”项目创造了新疆模式
  问:全国国土资源系统都对“358”这个数字概念耳熟能详,我们知道它的起点应该是新疆“358”项目。
  答:是的。这要追溯到一个三年前自治区与国土资源部的合作协议。2008年7月11日,国土资源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签订了关于加快开展新疆公益性地质调查和重要矿产勘查的合作协议,其中确定的合作目标就是“三年有好的眉目,五年出鼓舞人心的成果,八年有令国人为之振奋的重大成效”,当时就获得自治区和国土资源部领导的高度认同。
  现在看来,新疆“358”项目必将会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留下深刻痕迹。新疆“358”项目按照“统筹规划、科学部署、分工实施、整装勘查”的原则,以“三个成矿带、十大重点找矿远景区、十五处重要矿集区”为重点,突出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急需的煤、铁、铜(镍)、铅锌、金、钨、锡、钾盐等优势矿种和具有大型—超大型找矿前景的重要成矿类型,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全面推进,并且在项目的实施中探索出了一套全国支持、公益先行、商业跟进的特殊经验模式。
  “358”项目实施的特点之一是全国支持,全力以赴。数十位院士和著名专家、近千位高级技术人才,245家地勘单位(其中疆外164家,自治区内81家),以及40余所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都来到新疆开展地质找矿和科学研究。特点之二,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集中力量大投入。特点之三,是大企业积极跟进,国家的大投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能力、善于抓机遇的企业看到了无限的商机,一时间掀起了新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高潮。特点之四,是要强化矿业权管理。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引资和合作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有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解决,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出台了很多政策法规。

  问:总结新疆358项目实施的经验模式,您觉得要顺利实施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哪些元素不可缺少?
  答:第一是有大的投入,这是保障。国家要投入,市场也要投入。第二,对已有的探矿权进行整合。国土资源部刚制定的47个整装勘查区中,新疆有4个。这些勘查区大都不是完全的空白区,如何整合力量,需要考虑各方利益,妥善处理很多问题。第三,一定要强化合同管理,所谓先立规矩后办事。第四,要引进企业,明确勘查主体。

  问:哪些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答:关键是要解放思想,国土资源部和地方政府都有解放思想的任务。此外,要避免出现新的圈而不探和圈而少探的现象。我们已经尝试将最低勘探投入提高了10倍,目的就是加快勘查,力图实现找矿突破。
  问:我们知道,国土资源部后来也提出“358”的概念,现在这个概念已经被提炼为“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您怎么看这个战略的重大意义?
  :“358”概念从新疆开始,现在由徐绍史(专栏)部长赋予了更多的内涵,放大到了全国的范围,受到了广泛的响应。我觉得,用“三年、五年、八年”作为找矿的阶段性成果目标,符合地质找矿规律。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矿产资源需求还会旺盛,资源短缺最终会制约发展。因此,国土资源部提出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意义重大。

[1] [2][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