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国家煤库”今年启动建设 名单确定
2011年04月12日 9:25 4330次浏览 来源: 北京商报 分类: 相关新闻
煤炭储备的作用在2010年冬季供暖季已有初步显现。宋智晨认为,去年“千年极寒”传闻下,国内煤炭市场上开始出现的“淡季不淡,旺季不紧”的局面也正是这种转变最直接的表现。但是这种转变还是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国内煤炭市场在短时间内还是会有明显的淡旺季区别,由于煤炭消费企业提前启动旺季煤炭储备工作导致的市场煤价提前上涨的情况也将会继续存在。
然而,对于这种储备模式的未来,能源专家、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并不看好。他认为,煤炭资源的地上储备对于场地资金要求极大,不适于大规模储备。目前提出的500万吨储备计划虽然不多,但是相对于目前30亿吨的年消费量来说,这一数字又显得杯水车薪。
让业内更担心的是煤炭储备的高昂成本。按照现有煤炭应急储备方案的思路,在煤炭消费淡季多储备,保证煤炭生产和铁路运输淡季不淡;在煤炭消费旺季多释放,减少煤炭生产和铁路运输在旺季的压力。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煤炭储备远非石油储备和粮食储备那么简单,煤炭储存量越大,周转时间越长,财务成本越高。煤炭的储存期限通常为3个月,随着时间的推移,煤炭的品质也在不断下降。煤炭储备的养护也面临不少困难,煤炭储存中会发生自燃,需要浇水降温,增加了人工成本。
林伯强认为,作为战略资源的煤炭储备应以地下储备为主,而应急储备应以作为主要消费者的火电厂为主体,这些电厂如果进行积极储备,则总量一定大于规划中的数字。但现实情况是,由于煤价近年来一直居高不下,作为煤炭主要消费者的火电厂不愿意多储存煤炭。
有消息称,储备点新建、改扩建所需资金,可从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安排投资补助。方案将对煤炭应急储备贷款给予利息补贴,对场地占用费和保管费给予定额补贴。但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司有关负责人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示:“具体补贴方式仍未确定。”
[1] [2]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