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冶 拟开辟保障房融资渠道
2011年04月01日 9:13 2502次浏览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分类: 相关新闻
作为冶金行业工程商的中国中冶(601618),最近吸引投资者的不是其工程主业,而是保障房业务。3月31日,中国中冶召开的业绩说明会透露,公司正在会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人寿共同研究有关保障性住房融资的创新性金融产品,预计这一创新今年就会得到应用。
2010年,公司保障性住房新开发项目建筑面积564万平方米,若包括之前年度未完工累计、签署开发协议但尚未获得土地使用权和委托代建的项目,保障性住房规划建筑总面积为3054万平方米。
中国中冶年报显示,2010年,公司完成营业收入2067.92亿元,同比增长24.7%;净利润53.21亿元,同比增长20.24%;每股收益0.28元,公司计划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7元(含税)。
利润增长的背后,中冶的业务构成也悄然发生改变。其工程承包主业的收入占比从2009年的82.4%降低至2010年的75.2%;公司整体毛利构成中,工程承包的贡献比例也从2009年的78.6%下降到2010年的66.6%。而包括房地产开发、资源开发在内的新业务的占比则在提升,其中,房地产开发业务收入的占比提升6.4个百分点,毛利占比提升了11.7个百分点。
在国家对楼市调控的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作为央企中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最大的公司,中冶2010年在保障性住房业务板块的毛利率达到了12.5%。中冶方面进一步解释,保障性住房收入分别来自于投资开发收益、管理费和施工建设,中冶在这三个方面的营业利润率不低于11%。
据介绍,中冶目前保障性住房的回款周期已大大提升,从此前的政府在小区建成后整体回购,逐渐变为小区内部按组团回购,今年春节前后出现了按单栋回购的个案。中冶称,目前公司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周期约在1.5年,资金回购周期约在2年,而未来这一周期有望进一步缩短。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