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加工等特色产业助推江西峡江经济
2011年03月28日 9:27 8369次浏览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分类: 铜资讯
医药化工、有色金属并蒂花开别样红
近年来,峡江以发展“医药化工、有色金属加工”两大优势产业为主攻方向,予以重点扶持,其中有色金属加工产业得到较快发展,迅速成为峡江第一大支柱产业。
峡江有色金属加工产业源于以县内资源为主的铁矿企业,为快速扩充工业总量,2008年峡江引进了第一家投资规模较大的铜冶炼加工企业,真正形成了有色金属加工产业。目前全县有28家色金属加工企业,其中铜冶炼加工企业3家,分别为金茂、泰昌、恒源,另外还有铝、铁、银、钯等金属加工企业。
金茂铜业公司是峡江目前投资最大的工业企业,一期占地面积114亩,由江苏宜兴客商投资兴办,总投资规模达5.8亿元,公司主要生产铜杆、铝杆等产品,下一步将瞄准铜管等深加工产品。金茂一期工程投资为2亿元,主要包括炼铸车间、拉丝车间、打包车间及相关设施。该项目从开工建设到竣工投产,仅用了108天,当年7个月完成工业产值10.36亿元,上交税金4032多万元,其投资规模、建设速度、实现税收均创峡江工业项目之最。
峡江医药产业逐步走上集群发展道路,同样也是得益于特色发展、差异竞争的产业定位。长期以来,峡江坚持产业招商,抽调专业招商人员将目光锁定在产业转移重点区域,广泛搜集医药企业转移意向信息,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协作配套好、税收贡献大的产业项目。并积极鼓励现有医药企业采用合作、入股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改进生产工艺,做长产业链。近年来,先后引进了驰邦药业、益普生药业等投资规模较大的医药企业。
发展产业,规划先行,项目是保证。为保证医药化工产业科学发展,2008年,峡江县开始规划的生物医药科技园和产业基地,并与国内知名大学洽谈合作事宜,致力把产业基地打造为全国领先的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先进技术应用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天然植物药生产基地,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并取得实质性进展。2008年至2009年,全县共引进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41个,累计完成投资31.5亿元。2010年,吉安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吉安市促进医药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的意见》,将峡江定位为全市医药化工产业发展基地县。
此外,峡江坚持把壮大龙头企业作为产业提质增量的重要手段,对固定资产投入大、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项目,实行“一企一议”个案优惠扶持,全力帮助向上争取专项扶持资金。在峡江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仁和集团吉安三力制药成为江西少数几家通过栓剂和唯一一家通过橡胶膏剂GMP认证的企业。而驰邦药业的产品则畅销亚欧市场,去年1—8月,尽管受到洪灾影响,仍实现税收110万元,为去年同期的二倍。
通过大力实施科技促进和品牌带动战略,峡江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鼓励企业争创名牌,专门设立企业创新产品奖。并对工业企业年内创全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产品、获省名牌产品或省著名商标、省高新技术产品等奖项的,分别给予不同奖励,同时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引导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
普正药业集团是一家集天然植物药种植、成方研发、生产、销售、物流及国药文化传播、药疗为一体的股份制民营企业。普正制药十分注重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这几年在峡江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普正制药已实现产、销、研一体化,并成为吉安市首家获得“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的药品类生产企业。
纵览峡江工业的发展历程,是一种沉淀、一种升华。在未来的发展中,峡江还将培植一批年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优势产业,在实现有色金属加工产业10亿元基础上,再培育扶持医药化工产业过10亿。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峡江将更加注重产业结构优化,对医药工业进行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针对医药企业规模小、竞争能力差等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并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多方引进高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建立高素质的药业技术及管理创新人才队伍。同时鼓励技术成果入股、管理入股、新产品合作、带市场参与分配等形式,加快医药产业发展。让我们期待,峡江的明天更美好,小县也有大作为。
■峡江链接
峡江位于江西省中部,吉安市北部。古置石阳县、巴邱县。现辖6镇4乡1场76个行政村6个居民委员会,人口16.4万。全县总面积1287.43平方公里。县址原设在赣江西岸的巴邱镇,1997年7月1日迁至赣江以东20公里的水边镇。
峡江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水运、公路、铁路交通优势兼得。105国道、京九铁路及赣粤高速公路南北穿境而过;水上交通便利,距县城10公里的赣江峡江段,常年通航,可达南昌、九江及长江各港口。峡江赣江大桥已于2004年7月3日竣工通车,为构建“县域半小时经济圈”,形成畅通的交通网络奠定了基础。县城距省会南昌137公里,距吉安市城中心70公里。从峡江出发乘车前往上海、杭州、温州、长沙、福州、合肥、南京、广州、厦门等地12小时内均能抵达。境内乡村公路网四通八达,实现了村村通。资源丰富,物产丰饶。全县有30万亩耕地,128万亩宜林地及2.52万亩可养水面,已探明的矿藏有铁、钨、铅、锌、煤等20多种,尤以花岗石、石灰石储量最为丰富。境内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67%,曾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称号。新县城西南2.5公里处的玉笥山,原为道教第十七洞天、第八福地,以“山奇、水秀、洞幽、石怪、林茂”而著称,被列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省级森林公园。巴邱镇以南的赣江江面宽400米,为千里赣江最狭处,是天然良好的水电枢纽坝址。
[1] [2]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