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检验检疫局促进台州循环经济产业健康发展

2011年03月25日 13:32 371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3月25日消息 台州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是中国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摇篮,中国重要工业生产出口基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台州以进口废物原料为主体的再生资源综合加工利用产业化发展,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台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台州废旧金属拆解加工业已有30年历史。目前,台州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废旧金属集散地、最大的电机拆解基地和拆解利用率最高的地区,被称为“长三角城市矿山”。自进口废物原料列入法定检验产品目录以来,台州检验检疫部门始终坚持忠诚履职,严格把关,热情服务,保障安全,有力地促进了台州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据统计,早在2000年台州口岸进口废物原料仅有227批、17.6万吨、货值3934万美元。2010年,数字发生巨变,进口废物原料高达10556批、212万吨、货值18.1亿美元。10年间,台州口岸进口废物原料重量增长了12倍多,且从未发生质量安全事故。
  台州进口废物原料的回收利用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起步阶段,由于回收利用技术落后,小作坊式的粗放型拆解利用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当时,舆论普遍认为,进口废物原料就是进口“洋垃圾”,进口废物原料回收利用就是落后产能、夕阳产业。停止进口废物原料,关停回收利用企业,成了当地群众的强烈呼声。台州检验检疫部门受到“把关不严,导致进口洋垃圾进入台州口岸”的无端指责。地方政府、各有关部门、回收利用企业等也都面临着巨大的舆论压力。
  为了保证进口废物原料符合国家安全、卫生、环保的相关规定,台州检验检疫部门严格贯彻执行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规定,落实国外发货商注册登记、国内收货人注册登记、装运前检验等要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把住进口废物原料质量关,有效地把有毒有害物质及危险性有害生物拒之于国门外,绝不允许“洋垃圾”入境。
  台州口岸的进口废物原料全部通过海门港区入境,但是港区码头存在水深不足、泊位紧张、堆场拥挤、装卸机械老旧、疏运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台州口岸的进口废物原料的入境。
  1999年“三检合一”以前,台州口岸的进口废物原料入境时,仅原卫检、动植检、商检三部门就要进行三次检疫或检验,一次卫生处理、一次检疫除害处理、一次鉴定,检验检疫周期长,通关效率低。
  “三检合一”以后,台州检验检疫局进行了认真研究,最后做出了大胆的决策,成立港口检疫与鉴定处,配备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检验鉴定专业人员,统一负责台州口岸的检疫和检验鉴定业务。
  同时,台州检验检疫局通过加大业务培训的力度,使该处室人员全面掌握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检验鉴定业务知识,逐步实现内部人员的充分融合,形成了合力把关,共守国门的良好局面。实现了进口废物原料入境时一次检验检疫鉴定、一次检疫除害处理的高效通关模式,进口废物原料的入境检验检疫放行时间从原先的10天以上逐步缩短到如今的不到3天。
  为实现台州循环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打造“中国再生金属之都”,台州市规划在路桥区建设6500余亩的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设计年拆解回收利用能力达1000万吨,所有回收利用企业将搬迁至新园区实行圈区化管理。2007年该基地已获环境保护部批复,目前正在加紧建设。
  该基地建成后,将探索地方政府主导,管委会、海关、检验检疫、环保、公安“五位一体”的管理体系,推行全封闭管理,实现废物原料入园各厂区分散加工原料成品出园的封闭循环模式。同时,统一建立污水处理中心和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对污水和危险废物全面进行无害化处理,真正实现“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社会大循环”的环保要求。
  可以预见,未来台州口岸进口废物原料将继续保持迅猛增长,口岸快验快放的压力将越来越大。为此,今年台州检验检疫局将紧紧围绕“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要求,以“深化管理年”活动为平台,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促进队伍融合,优化资源整合,并加强口岸核心能力建设,对进口废物原料实施更加严密的检验检疫监管。同时,充分依靠地方政府,积极联合卫生、疾控、农林等部门,实现口岸疫情的联防联控,构筑口岸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积极联合基地管委会、海关、边检、港务、环保、公安等部门,探索进口废物原料从入境到原料成品的封闭式管理,实现口岸把关服务的合心合力合作,共同促进台州循环经济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