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价破位下行

2008年03月24日 0:0 395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资讯

  前周的盘整并没有消化铜市做空动能,上周铜价继续下行:伦敦铜周一大跌324美元,于8000美元上方暂获支撑;周二反弹到8200美元;周三再次返身向下杀破8000美元,收于7975美元;周四继续杀跌至7655美元后,反弹至7840美元收盘;周五因“耶稣受难日”休市。全周下跌535美元,日均成交超过10万手,持仓略减3260手,显示有多头坚决退出。
  宏观环境动荡

  对商品市场来说,上周是暗淡的一周。不单是铜,其他基本金属、农产品,以及一直坚挺的黄金、原油都在上周有大的跌幅。作为通胀行情的“指示牌”,上周黄金在最后两个交易日的跌幅吞噬了过去整整一个月的涨幅,可见市场心态出现了多么大的变化。导火线是上周一晚间公布的摩根大通低价收购贝尔斯登的消息,收购以换股的形式完成,折算下来的换股价仅为2美元/股,而前周五贝尔斯登的股价还在30多美元。此前贝尔斯登的经营因在信贷危机中遭受重创而面临崩溃,而其在债券市场的特殊地位又使其如果破产的话将对金融市场带来更大的冲击,但由于其业务并不在美联储可以注资的范围之内,所以只能借道大摩的收购来完成注资行动,以缓解危机。事实上贝尔斯登的结局已经是相当于破产了,作为有80多年历史、安然度过多次大萧条的美国第五大投行,这样的消息打击使金融市场原来已经十分脆弱的信心瞬间崩溃,美股及商品大跌,虽然最后美股反弹企稳,但前期过分强势的商品价格已经无力回天。

  上周二美联储如期降息75个基点,至2.25%,幅度偏中性,股票市场也在短期利空出尽后反弹,随后,美国政府再出利好支持市场,美国联邦住屋企业督察局批准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和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将超额资本要求从30%调低至20%,使房产抵押市场的资金危局得到缓解,美股也因此在后续几天的交易里保持住了周二的反弹成果。美元并没有因为降息而走软,而是在经济预期得到暂时的挽回后,改变了下降趋势,但这对商品再一次形成了打击,黄金就在这样的形势下崩溃。通胀预期对商品价格的支撑终于告一段落,同时在商品市场的其他品种中也已经有大的交易商爆出风险事件。

  国内的经济面虽然保持稳定,但也并非良好。2月我国出口量有大的下滑,通胀率居高不下,两会期间政府把控制物价作为今年的重要任务,上周二中国人民银行再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至15.5%,并称仍有上调空间。

  过剩和罢工

  目前宏观经济的走弱也开始为铜市的供求关系产生影响。上周世界金属统计局公布了1月的统计数据,全球铜的供求由去年年底的短缺6.4万吨转为过剩5.6万吨,一个月突现12万吨的变量是比较惊人的。同时,1月中国的进口是有较大恢复的,但也没有因此而改善全球的过剩。更令人悲观的是,本次过剩的原因并非完全是产量增加造成,而是因为需求也出现了下降。该统计显示,精铜产量同比增加2%,至152.8万吨,需求同比下滑1.3%,至147.2万吨。这对铜市的长期多头来说是个打击。

  但从LME的库存来看,这个过剩在期货市场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上周库存继续减少3350吨,现货升水仍维持在130美元附近。智利国营铜公司的合同工人的罢工威胁可能仍会对铜市的短期供求带来紧张气氛。如果投机空头的量过重的话,仍将面临风险。

  国内进口条件改善

  上海的铜库存上周继续增加6501吨,但现货呈略升水的状态,前期滞涨的价格现在又开始抗跌。在伦敦上周五休市期间,上海铜表现硬朗,当天缩小内外价差近千元,使上周末国内价格对进口成本的贴水从前周末的5000元左右缩小到1000元左右,如果该差价能够继续保持或缩小,可以预见国内的进口量将再一次增加。

  综合上述情况,我们可以发现随着市场对经济的失望和资金面的日趋紧张,铜市的做多力量在上周出现分化,可以基本认为中期强势已结束,虽然库存情况仍对做空带来制约,但尝试持空头立场已经无可非议,美盘基金上周也已减持了多头。从技术上分析,目前伦敦铜于60天线处止跌,有出现弱反弹的可能;而国内铜进口如果能够恢复也能提振一定的市场信心。因此对于铜价可能出现的反弹也当留有一定的余地。决定因素仍是宏观经济,如果美国政府的屡次救市最终只能起到拖延衰退的作用,整个商品都将难有上佳表现。如果事实如此,对于铜价来说,反弹正是沽空良机。

 

责任编辑: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