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 资源再生应先行

2011年03月15日 14:30 874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据林业部门统计,由于过量开发,中国每年有1.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荒漠化。这相当于,两年半丢掉一个台湾岛、两个半小时损失一个珍宝岛。就目前资源的消耗量,无论人类如何地节约、无论深海矿藏如何地丰富,都无法避免主要矿产资源在本世纪内枯竭。而人类即便回归了自然,仅靠地球自身的循环再生能力,也只能养活3亿人。
  当地下的矿藏消耗殆尽、地上的垃圾已无处安放的时候,我们要在这颗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上繁衍生息,路在何方?


  资源再生产业是解决资源危机的根本出路
  科学证明,物质是不灭的。世界上有多少新就有多少旧。经工业革命300年的掠夺式开采,全球80%以上可工业化利用的矿产资源已经从地下“转移”到地上,并以垃圾(再生资源)的形态堆积在我们周围,总量已达数千亿吨,并还在以每年100亿吨的数量增加。其中85%集中在人均消耗是我们十多倍的发达国家,成为一座座不断扩大的“城市矿山”。专家估计,随着矿产资源与再生资源的此消彼长,30年后,资源再生产业为全球提供的原料,将由目前的30%提高到80%、产值超过3万亿美元、增加就业3亿人并最终取代采矿业,成为与制造业并驾齐驱的支柱产业。因此可以说,资源再生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和希望工程,而谁率先进入该产业,谁就会因为掌握了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而执未来世界经济之牛耳。
  据统计,利用经过冶炼的废金属比冶炼矿石节能减排80%;利用1吨废塑料节约4吨原油;利用1吨废纸少砍17棵大树;每年回收1吨废轮胎可拯救五亩雨林。一旦形成“世界上有多少新就有多少旧,有多少旧又再生多少新”的国际大循环,地球有限的资源,完全可以满足人类无限的需求。而建立起全球回收体系,无异于铺设了一套静脉系统,使已经不堪垃圾重负的地球能够吐故纳新,重新焕发生机。


  资源再生已经成为我国支柱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靠再生资源起家的地区、企业数不胜数,甚至一个村、一个市都因之旧貌换新颜。并没有铜矿的广东清远每年从电子垃圾里获得铜60万吨,成为左右世界铜价的铜都。与国家投资几百亿、年产30万吨的我国最大的贵溪铜矿比,能耗和环境代价要低90%。据统计,再生铜的数量已经超过原生铜,如果没有再生铜的有力支撑,铜价至少还要上涨50%。并没有金矿的广东惠州某企业每年从电子垃圾里提取黄金1吨多,能耗、污染仅为山东招远金矿的1%;华泰纸业没有砍一棵树,靠进口废纸年产新闻纸300万吨,占全国需求量的近一半;并没有矿藏的华西村、太仓、永康、宁波、泰州、深圳、东莞、中山、顺德……这些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无不与资源再生有着不解之缘。
  广东、浙江这两个资源小省,发展速度却超过了东北、西北的一些资源大省,而不无巧合的是,他们恰恰是利用再生资源最多的地区。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