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口——中国最大铜加工基地的“危机生存术”

2009年07月07日 9:39 1004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资讯   作者:

“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那些为万安等大企业配套的老板们,并没有满足于“靠点小菜下饭”的订单,他们每天都在寻找成为行业领袖的通道。
  “五金配件利润太薄,我们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浙江中伟实业集团董事长陈仲伟用简单的话语,勾勒出自己的生意经:1988年入行,做一种为马达配套的小铜螺帽;1993年,转做液压制动设备配件;2000年,为汽车动力转向油泵配套;2003年,转攻无害化焚烧处理系统。
  陈仲伟的每一次业务调整都获得了成功。这归功于散布全国2000多个县的1.1万店口销售大军,他们像八爪章鱼一般敏感而灵通,从市场的各个角落搜集的信息总能在第一时间反馈回店口,并迅速改变陈仲伟们的产品线。
  2006年初,中伟集团获得诸暨北部6个乡镇的垃圾集中焚烧业务。该工程总投资达1.2亿元,由中伟投资,店口镇政府则以土地入股,双方分别占股51%、49%。根据协议规定,中伟以BOT的方式(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获得了25年的经营权。
  如今,这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立式垃圾焚烧炉系统已投入运营,日处理垃圾150吨,受益人口26万人。二期工程已于去年6月启动,建成后日处理垃圾300吨。
  陈仲伟向本报透露,仅财政转移支付的垃圾处理费就可以维持该项目日常运营,而余热和制砖等衍生项目则可产生利润。该项目原定投资回收期为7年,现在看来有可能大提前了。
  值得关注的是,店口多家大企业也在高端环保产业投入了巨资。
  去年,海亮集团投资2.38亿元,新上马了为海水淡化设备配套年产3万吨新型高耐蚀抗磨铜合金生产线,建成后将占海水淡化蒸馏法技术领域铜管全球市场50%以上的份额。
  在店口铜王国内部,一个新的环保产业集群正呼之欲出。

砸掉“带血”的饭碗
  先行者嵌入历史褶皱里的一颗小螺丝,早已促使店口在江南水乡的阡陌纵横间实现了工业革命。
  过去30年间,黄铜成就了海亮、盾安、万安等龙头企业,也带动数万农民通过一爿爿前店后厂的家庭作坊,完成了洗脚上田后的财富积累与身份转变。
  店口也因为完成这样的转变,付出过代价。
  以前,“下在店口的雨都是酸雨,空气也经常是灰蒙蒙的”。一位当地人说。酸雨起因于店口的1326只小铜炉,这种简易的焦炭炉能够将废铜烂铁变成铜棒,再加工为各类铜配件。这是30多年来店口妇孺皆知的谋财之道。
  到了2007年,当地政府决定发起一场对小铜炉的整治,明确规定将焦炭坩埚炉拆除或改成电炉、油炉。这种“自砸饭碗”行为,曾引起了一些企业的激烈抵制。
  “砸掉‘带血’的饭碗,才能找到更好的饭碗。”身型粗壮却很会算账的张壮雄认为,长三角产业集群普遍面临的困境是:因为产品趋同性带来产能过剩,产品附加值低,内耗不断,并形成低端产业链路径依赖症。不破不立,政府在产业升级上不能失位。
  张壮雄给相关企业算了一笔帐,“小坩埚”改“电炉”,前期投入是增加了,但产能可以扩大几倍。而且安装除尘设备,综合效益也会明显提升。
  就这样,在金融危机到来之前,店口人举起沉重的铁锤,将1284只小熔铸炉砸了。
  “自己做的不如买的便宜”,永大冶金公司老板俞天波说,为他配套的小企业主们现在感受到了“小农经济”模式如此糟糕:一只小熔铸炉一天最多生产2吨铜棒,现在改用电炉后产能提高了6倍,而成本下降了40%。
  而俞当然也是受益者,去年虽然外包业务减少了20%,但他做出了3.5亿的产值,同比增长110%。
  通过“自我革命”,店口铜产业集群内部完成了再次分工:众多土法炼铜的小企业或上马标号铜棒等高新项目,或转行寻找新的商机;而大中型企业则因为产能集聚,进一步优化了综合成本。
  张壮雄乐观预计,随着从国家部委到省市各级政府出台的大量扶持政策逐步到位,在金融风暴过后的短时期内,那些年产值1亿元以下的店口企业有望快速达到3亿-5亿元规模,并成铜业集群这个“大橄榄”的转型升级。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毋宁秋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