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战略新兴产业破冰 投资线路浮现
2011年03月03日 10:45 7642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相关新闻
下一代信息技术 产业化进程推动需求爆发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下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要涉及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等细分领域。
在下一代通信网络方面,中国移动提出的TD-LTE已经被国际电信联盟列为4G两大候选标准之一,这预示着我国将在4G时代的国际通信市场拥有更多话语权。同时,自我国自主研发的3G标准TD-WCDMA商用以来,国内通信设备商大唐、华为、中兴等都积累了相应的经验,这也为4G时代国内通信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物联网方面,政府正在政策层面大力推动,江苏、北京、四川、上海等省市都相继出台了扶持政策,物联网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正在逐步探索技术突破和商业化进程。业界分析,国内企业在上游传感器和芯片方面正在加紧攻关,一旦技术突破,未来市场前景看好。
而在三网融合方面,前期广电和电信将会以基础网络建设为主,真正的业务融合仍需政策层面的突破,下游的内容提供商暂时还难以受益。
新型平板显示行业,国内以京东方为代表的面板企业正在迎头赶上,随着国内自主8.5代线今年下半年试运行,国内企业在新型平板显示行业将彻底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
而在高端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方面,国内企业更多是在行业应用层面的突破,核心技术的突破仍需要相当时间。
由于各产业板块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所处的市场环境、产业链成熟度各异,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领域呈现出精彩各异的局面。
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能源近几年发展势头比较迅猛,而这离不开政策的扶持,《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所涉及的累积直接增加投资额达到5万亿元;下一代通信网络方面,我国自主提出的TD-LTE已经被国际电信联盟列为4G两大候选标准之一,这预示着我国将在4G时代的国际通信市场拥有更多话语权;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重点在于积极推进产业化和商业化,通过示范试点工作来改进新能源汽车,最终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而节能环保产业持续受益于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未来3年产业收入规模可能呈现40%以上的复合增长;新材料产业的市场增长率每年有望保持在20%以上,2012年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300亿元;生物产业既有传统的发展基础,又在很多领域萌发新兴技术发展的新方向,现阶段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等细分领域大有可为;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方面,航空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将会是重点突破点。
来自七大产业的业内人士接受中国证券报独家专访时表示,国家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方针对于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十分看好新兴产业所带来的市场机遇,但就目前而言,如何对已有政策进行梳理并加紧制定新的产业政策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此外,如何引导好、发挥好各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性,避免以“新兴产业” 之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也是值得各方考虑的问题。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