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 十二五”瞄准发展八大产业

2011年02月23日 15:50 1175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十二五”既是内蒙古实施“富民强区”战略的重要时期,也是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矛盾的凸显期。这一时期,内蒙古面临怎样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应该重点发展哪些产业?
  发展环境利弊并存
  从国际环境来看,“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对内蒙古影响较大、也最需要关注的事情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全球市场和贸易的开放度发生深度变化,这对内蒙古来说尤为重要。支撑我国重化工业阶段和外需型经济的主要外部市场环境是全球化和这些年世界贸易投资自由化,内蒙古作为资源大区是这一时期的受益者。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受到来自世界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和新兴发展中国家市场、贸易转移变化的影响,对内蒙古产业的优化升级和中高端发展形成挑战;二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使内蒙古面临的发展和增长压力越来越大;三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可能导致的世界经济再度下滑因素,决定了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仍充满不确定性,这将影响我国乃至内蒙古“十二五”期间潜在增长率。
  从国内发展环境、条件看,我国经济进入新的重化工业阶段,后发展地区完全依赖资源型经济的可持续性在减弱,完全依赖资源开发所形成的产业能力将面临严峻考验。而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传统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在减弱。国内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我国工业化已进入新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产业和产能大投放已成过去。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正在逐步减弱,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而短期内提高国内消费水平又不是一蹴而就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在谋划经济的合理布局过程中,将推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梯度转移作为保持既有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近两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区域性发展规划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性文件,凸显国家战略区域或地方试验示范的政策效应。
  从内蒙古自身发展看,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汲取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重视环境变化的约束。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重大跨越。内蒙古在产业发展上经历了三次大的时期:第一时期是“一五”时期,国家生产力布局重点在东北、华北和西北部分地区,在内蒙古调整布局了白云鄂博铁矿,包头钢铁厂,第一、二机械制造厂等6个重点项目,初步奠定了内蒙古现代工业的基础;第二时期是我国改革开放前二十年(1978年—1998年),内蒙古在拨乱反正中积极探索发展思路,有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市股份制、农村经营体制等改革,努力扩大对外开放,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拓展道路;第三时期是改革开放后十年(1999年—2009年),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内蒙古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机遇,借力国家经济进入重化工业阶段的契机,结合地区实际,形成了能源、冶金、农畜产品加工和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六大优势特色产业体系……
  这一系列的变化凸显出国家生产力布局和把握好战略机遇期对内蒙古快速发展的重大意义。

[1][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