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大规模海外抄底 民企缺资金国企怕失败

2009年07月02日 13:11 683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民企VS国企:一个缺资金,一个怕失败
  在这场中国企业海外抄底的热潮中,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胆子显然更大,但民营企业在海外收购中面临的往往是资金上的尴尬。在腾中重工收购悍马事件中,腾中重工虽未透露具体交易金额,但外界传言交易金额约为1亿美元。尽管腾中重工总经理杨毅表示公司确有抄底的实力,但海内外仍然质疑声四起。
  而国企海外收购的阻力和压力更大。当再次被传出将参与收购美国汽车资产后,北汽集团高层称:“国企出海很难抄到"底"。出售方听说是国企,就很难压低价格了。”“国企进行海外收购时,通常单子比较大,而海外相关监管部门不批准的可能性也比较大。”上海旭迪营销咨询公司总经理蒋萍指出。
  一位国有企业高层表示,其实在海外竞购时,国有企业担心的东西很多。比如说并购后的成效,毕竟前几年收购失败的案例太多了。尽管从价格上看,目前海外收购的显性成本比前几年低得多,极可能确实抄到底了,但隐性成本和前车之鉴让企业不敢贸然行事。

今综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起云涌

  2月,中国铝业宣布向力拓注资195亿美元,当时,这桩交易是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一笔跨境并购交易。力拓曾表示这笔交易是解决其数百亿美元债务的最佳方案。6月,力拓单方面毁约,中铝集团最后仅得到了力拓支付的1.95亿美元违约金。
  3月 27日,吉利收购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器制造企业澳大利亚DSI公司。
  6月3日,腾中重工称将收购悍马品牌。
  6月11日,中国五矿集团宣布13.86亿美元100%收购澳大利亚OZ公司。
  6月中旬,吉利收购沃尔沃传闻再起,此前,收购沃尔沃的“绯闻”主角还有长安、奇瑞和北汽。
  6月24日,苏宁电器宣布持有LAOX公司27.36%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正式入主这一有近80年历史的日本电器连锁企业,这是中国企业首次收购日本上市公司。
  6月25日,瑞士阿达克斯石油公司发出通告,同意以72亿美元的价格,接受中石化下属全资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的收购。《金融时报》称,这是中国企业在石油领域最大的一宗海外收购。
  6月29日,传广州健升贸易有限公司要收购法国着名品牌皮尔·卡丹,很快,有消息称收购价为2亿欧元,但健升称,“暂无实力单独收购”,而卡丹路掌门人温州商人孙小飞则称,收购皮尔·卡丹或将由几家温州企业联合进行,温州商人还有意打包收购数十个意大利品牌。
  欧洲:重视强大的工会力量
  英国和美国一样同属英美法系,对于属大陆法系的中国人来说,对当地法律掌握及应用比较难。
  英国的物价几乎是全世界最高的,并购成本很大。英国的律师费是全世界最贵的,一小时就要600英镑,而一个案子至少需要100个小时。
  对于意、法等国,攻下一个,就意味着占领一大片,开拓了意大利、法国的市场,就意味着可以打入地中海市场和西亚、北非市场的50多个国家。
  意大利等国的轻工业、农业等适合中国企业开发,基于传统行业的创新,应该是中国企业取胜的法宝。

抄底手册


  非洲:矿业难进入
  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部分矿产资源都在西方人手里,整个产业链都被他们控制着,中国企业很难进去。而像安哥拉、苏丹、刚果等地的矿产资源,因为开采成本已经很高,西方国家不要了,中国企业才能进去。
  美国:政策有红利
  奥巴马政府希望加强和中国的合作,在新能源和环保领域的并购会有政策红利。
  美国是法律潜规则最大的国家,并购的法律成本最高,美国各州的地方法规也需要注意。
  美国人的利益体系很复杂,比如各个政党、议会、利益集团、环保组织等,都使得在美国的并购难上加难。
  美国的钢铁业、制造业、汽车业等基本是黄昏产业,合作会很麻烦。

[1] [2]

责任编辑:静观世界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