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五金企业亟待推进品牌战略

2011年01月25日 9:45 191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2010年,我国汽车和船舶产量均居全球第一,使得汽车与船舶终端市场对五金工具的需求大幅增加。这给备受价格战煎熬、利润被日益压缩的五金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但是,中国上万家五金工具生产企业却并未能分享到这一盛宴。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我国已是世界上五金产量最大的国家。专家预测,由于我国五金制造水平的提高和产能的扩大,今后5年内,五金产品仍将保持每年10%以上的增长。
  但我国五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间更以恶性价格战为主要竞争手段,品牌集中度较低。面对越来越同质化的产品,消费者的选择表现出随意性,因此价格战在损伤企业自身利益的同时却并没有带来市场份额的扩大。
  我国目前虽有上万家生产五金工具的企业,但仍以中小型为主,多数还是作坊型的小企业,出货量小,款式单一且多为低端产品,而低端产品无法满足终端市场的需求,是企业难以做大的最主要原因。
  那么我国五金企业如何应对才能做大做强并占领这一市场?
  实际上,我国五金企业要做的就是,适应汽车、船舶业的高门槛这种需求,实行产品升级,拿出过硬的产品来。也就是说,我国五金企业要在终端市场上胜出就必须进行研发创新,就必须做好自己的品牌。
  事实上,台湾地区同样是以小企业居多,目前却成为五金工具制造的强者。对此,台湾地区有关专家认为,五金是比较低端的产业,但可以做得很高端、很环保,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台湾地区的五金企业不管多小都很重视技术投入,都很重视产品的品牌和质量。
  这样对大陆许多小企业来说,将面临着一个现实问题: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实力搞技术研发。对此,专家认为:行业内可组建品牌联盟,然后联盟通过“对话终端”的形式,搭建终端代表和企业代表直接信息发布和沟通的平台,探索五金行业衔接其他终端行业的对接模式。
  技术创新是五金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因此要将技术创新贯穿于产品研发设计和技术改造的各个方面。针对五金企业产品研发、设计设备模具工艺和表面处理技术的薄弱环节,除企业自身要强化技术创新的主体意识、增强自主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外,还要把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的重点放在增加品种、提高档次、提高科技含量和提高附加值上。
  品牌是企业的象征,是企业文化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因此,增加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已成为五金企业的紧迫任务。第一,企业必须对国内市场重新整合,根据市场需求研发或重点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第二,要提升产品品质,增加附加值,依靠以往在“贴牌”生产过程中积累的先进工艺,打造自己的品牌;第三,要完善流通领域,推动工商深度联合,发展旗舰店和精品店,建立网上平台等模式,打造企业的合力优势,从而推进我国五金企业的品牌战略。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