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礼,金隆会战的建设者

2009年06月30日 17:16 455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资讯

  1996年12月28日,金隆铜业有限公司闪速炉点火烘炉,标志着基本建设的结束。这里曾洒下了参加金隆会战建设者的辛勤汗水。金隆厂房占地总面积为43万平方米,南北两个区,分别由铜陵有色建安公司和十五冶承建。
  北厂区,这里曾是低洼的湖滩、农田。为了平整这块18.3万平方米的土地,建安公司回填土方90万立方米,打下1304根水泥桩。
  建安公司无愧是铜陵有色施工的王牌军,在施工安装电解厂房中,打了一个漂亮仗,别看电解厂房有264米长,施工的精确度要求很严,大柱子吊装最大误差限制在5毫米。给大柱子准确定位是一大难关,有个叫许建成的小伙子,他反复试验找到了一种定位方法,成功的解决了难题。
  电解厂房内有440个电解槽,每个重10吨。槽子的制造安装业主有要求:对角线误差不得超过5毫米,垂直误差度限制在3毫米。如果采用传统的方法来制作电解槽难以达到精确度。建安公司首次攻克呋喃树脂铸造电解槽一次成型的难关,在电解槽的防腐施工中,建安人再次表现出顽强拼搏精神。炎热的夏季,厂房不窜风,人还要在电解槽内操作,粘接剂散发的有害气体,把人熏得头晕目眩。工长突然发现有几个工人有的在哭,有的在笑。怎么啦?一问才知道,是轻微中毒反应。工长和工程技术人员搀起中毒反应者,自己跳下槽顶岗了。
  在南区施工的是进皖的鄂军——中国有色十五冶。这支队伍一到金隆工地,就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竖在施工现场:“开的动打得响四十春转战神州创辉煌;上的去信得过十五冶饮马铜都建新功。”为了金隆早日投产,十五冶人吃住在工地,他们有两个春节没有回家了,为了保工期,甚至把党代会移到了现场工地来开。在金隆建设的冲刺阶段,他们调集了50多台吊车,320台电焊机同时启动,真是白天机声隆隆,弧光闪烁,夜晚星光灿烂。十五冶人在金隆也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所有工程如期交工,也为自己铸造了一座丰碑。
  闪速炉是金隆的“心脏”工程,除了中央单个喷嘴引进芬兰技术外,闪速炉的塔体、上升烟罩和沉淀池由铜陵有色原机械总厂制造。为了确保闪速炉的质量,参加制造人员对276种炉体原材料,进行了严格的检测。工程技术人员将南昌设计院的设计图进行仔细分析研究,再制出工艺施工图,每个零件制造实行工艺卡片,质量实行自检、互检、专检制度。机械总厂人不畏艰难,终于造出了闪速炉,各方专家前来会诊,结论是ok!
  金隆的外部4200来米供水工程是由铜陵有色铜材厂承建的,这条供水线要穿过农田,铜材厂在施工中到160户农民家挨家谈“青赔复垦”。为了减少农民的损失,施工队分段突击,干完一段立刻复垦,这样只影响了农民一茬蔬菜的生长期。
  还有一段在金山路,这条横贯金隆厂区,基建期车流量特别大,交通不能阻断。铜材厂集中兵力作战,工人们冒着雨干了三天三夜,终于使供水线全线贯通。
  铜陵有色运输部承担着金隆铁路和调车场的施工任务。虽说厂区内铺路架轨并不是高技术项目,但开工期和交工期偏偏不是“时候”。1995年的的元月,正是江南寒冬腊月,大地冰封的时候,建设工地来了支青年突击队,他们一到工地,就提出了响亮的口号“工地两顿饭,夜晚挑灯干;春节不放假,保证7.18(通车时间)”白天,他们要保证第一冶炼厂的生产运输,夜晚抢运基建材料,运来4万多立方米石子,将2公里长的铁道线平均抬高一米,以便与金隆线路接轨,抢在汛期到来之前,修建了三条地下排水涵洞。
  汛期终于来临了,而且来势迅猛。六月下旬以后,江南的雨下得糟透了,每天的降雨量都在一二百毫米。新建的七条铁路线就处在狼尾湖的湖滩上,工地到处是烂兮兮的。但恶劣的天气没能阻止“青年突击队”的步伐。天不助人人自助。他们给铁道线搭起了棚子,干一段,移一段,再干一段。就连“老铁路”也说:“从来没有这样干过。”
  7月18日,压道车准时开来了,工人们在工地上举行了通车剪彩仪式。在金隆的日方人员岛勋连连称赞:“中国人讲话算数!”

责任编辑:刘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