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我国尚未具备可燃冰开采条件

2030年或可商业化开采

2011年01月18日 10:4 187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披露,中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钻探目标区内,预测拥有储量约为194亿立方米的可燃冰。目前中国尚未具备可燃冰的开采条件,实现商业化开采最快要等到2030年。
  据中新社1月18日报道,一份由中国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完成的《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钻探成果报告》披露,中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钻探目标区内,预测拥有储量约为194亿立方米的可燃冰。
  该局17日指出,中国尚未具备可燃冰的开采条件,实现商业化开采最快要等到2030年。 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具有使用方便、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等特点,它需要在具备形成大量天然气的地质条件下生成,适宜形成的温度是0到10摄氏度,压力大于1.01乘以10的七次方帕,因而一般在海底及以下几百米沉积层里,水深300到2000米。
  据估算,1立方米的可燃冰可在常温常压下释放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及0.8立方米的淡水。同等条件下,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气要多出数十倍。而且燃烧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因而,它被誉为“后石油时代”最有希望的战略资源。
  世界各国已直接或间接地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矿点132处,其中海洋及少数深水湖泊122处,永久冻土带10处。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指出,由于“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与石油、天然气相比,它不易开采和运输,需要克服开采过程中引发的系列地质问题。目前,世界上尚无成熟的可燃冰开采技术装备和方案。
  国际科学界预测,一些发达国家将利用该能源的时间表定在2015年。目前美国、日本、韩国等许多发达国家正加紧研究海洋可燃冰的开发技术,制订了开采计划,并在加拿大马更些三角洲冻土带进行联合试验性开采,获得了突破性进展,有望不久的将来实现开采。
  从1999年开始历经10年,中国实施了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发现了一系列天然气水合物标志,初步圈定了成矿远景区,评估了资源潜力,并钻探获取了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取得了丰硕的调查成果。
  据该局研究人员介绍,目前海洋可燃冰距开发还相差甚远,其难点在于:可燃冰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许多工程技术及学科,如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流体动力学、热力学、地质实验、钻探及采收工程、海洋生物及环境等。近年来,中国已进行了可燃冰开采过程物理模拟、数值模拟技术研发,并提出了试采概念方案。
  记者从该局提供的一份《全国甲烷水合物资源评估报告》中获悉,对中国天然气水合物发展规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2006-2020年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阶段,2020年开始进入开发试生产,最快到2030年有望实现商业化生产。
  该局一位专家呼吁,相比其他国家,中国的可燃冰研究进程晚了5-7年,因此,应把可燃冰的试开采项目列入国家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而“十二五”期间,中国还将继续实施可燃冰的勘查。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