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1:“三座大山”压迫中国陶瓷
5个关键词值得关注
2011年01月06日 10:38 4104次浏览 来源: 中国陶瓷 分类: 相关新闻
2011年值得关注的五个关键词
第一个:跨界合作
2010年年底行业“寒冬”来临,为应对“寒潮”,各企业奇招频出。年底,东鹏陶瓷牵手西门子家电,实行跨年促销,推出整体家居一体式的购物体验,在“寒冬”中取得不错的效果。2011年,跨界合作将在陶瓷行业盛行,陶瓷企业将纷纷试水与陶瓷业以外的企业进行合作。
第二个:企业并购
仿古砖四大品牌之一“圣陶坊”关门歇业仅一个月,行业就传出鹰牌陶瓷意欲收购的消息。虽然最终鹰牌是否收购“圣陶坊”还不得而知,但从本报评论员一凡先生撰写的《中国将出现第二次并购浪潮》 一文可以知晓,并购浪潮将在行业内出现。
第三个:陶瓷下乡
2010年11月14日,“建材下乡”试点企业名单公布,50余家陶瓷企业、市场入围,从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注定“陶瓷下乡”是陶瓷行业2011年最关注的事情。
第四个:喷墨风潮
第三代印刷技术的出现,将给整个陶瓷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从2010年年初开始,金牌亚洲推出阿凡达系列,到2010年10月,“新明珠”高调举行喷墨技术新品发布会,喷墨技术已经在行业形成潮流趋势,2011年,喷墨风潮定将在行业风靡。
第五个:县区市场
省城、地市市场已接近饱和状态,竞争呈现白热化,即便没有“陶瓷下乡”的出现,三、四级城市市场也将是陶瓷企业争夺的新蛋糕。本报2010年年尾通过近两个月的县区市场调研,发现我国县区陶瓷市场的潜力空间非常大,陶瓷企业没有理由不趋之若鹜。
行业风险分析及预测
1、宏观经济方面
陶瓷制品制造行业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反应比较敏感,对外依赖程度高,受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明显。2011年全球经济逐步回暖,预计陶瓷产品出口会稳步增加。
2、政策法规方面
节能减排政策的出台会使一批高耗能的生产线相继被淘汰,作为传统行业的陶瓷产业尤其面临着“高产量、高消耗、低效益”的困境,陶瓷出口到了微利甚至“亏损”边缘,行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陶瓷行业开始进入高环保高成本时代。
3、技术研发方面
一些自主创新的新型陶瓷产品不断出现,但就整个陶瓷产业而言,拥有高技术陶瓷生产线的企业尚属少数,装备落后,技术研发能力不足是陶瓷产业面临的整体问题。
4、供求关系方面
随着出口回暖,供求状况将有所缓解,陶瓷产品尚未出现产能过剩现象,预计2011年仍将保持供需平衡状态。
总体而言,2011年陶瓷行业经营状况将好于2010年,相关的风险会加快陶瓷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陶瓷高成本时代的来临将使陶瓷产品逐渐从低端向中高端转变。
编后语:
由于节能环保政策的相 继出台,已逐步淘汰一些落后生产线,再加上“陶瓷下乡”政策的推广。因此,未来几年陶瓷市场会出现局部产量过剩的情况,但总体上供给不会对市场造成过大压力。内销方面,陶瓷下乡政策的推出会加大陶瓷在国内市场的需求;出口方面,在全球经济逐渐复苏的环境下,陶瓷出口也会快速增加,预计2011年对陶瓷的需求会有超过25%的增长。综合来看,预计2011年我国陶瓷制品制造行业需求将继续扩大,比2010年将有更快速的增长,生产经营情况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第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第二,产品继续高速增长,发展道路前低后高;第三,环境保护意识增强,节能减排成绩显著;第四,出口数量相对平稳,出口价格有所增加;第五,进口数量持续增长,进口价格相差悬殊。
2011年建陶产业产值预测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陶瓷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660.52亿元,同比增长33.77%,增长率比2009年增加了16.17个百分点。以2005-2010年产值作为依据,再加上受惠“陶瓷下乡”政策,预计我国陶瓷产业2011年将持续良好的增长势头,总产值将可达到2241亿元,同比增长35%左右。
[1] [2]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