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伪国产”企业冒领政府动力电池补贴

2010年12月27日 11:5 344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据了解,近年来动力电池行业内一些“杂牌军”在通过与这些“外来和尚”通力合作导致动力电池“伪国产”现象时有发生。他们之间具体的合作方式为,动力电池“杂牌军”企业采用外资企业生产的“单体电池”、组装后贴上国内制造的牌子,进而享受政府财政补贴资金的扶持。
  有人统计后发现,近年来在中国动力电池市场这块巨大蛋糕的诱惑之下,国外已有很多电池厂商来华投资,如美国A123公司已经在华投资建厂;日本TDK集团也已经在深圳投资建厂,设立了ATL全资子公司;强生自控已经在重庆投资建厂等等。而目前外资电池企业正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的这种势头变得越来越普遍。
  中国作为一个全面改革开放的国家,始终欢迎外资企业来华发展,共同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但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仅仅是与国产动力电池企业中想借政策东风大捞一把的鱼目混珠者联手做局,势必对民族品牌造成伤害。
  业内人士曾对此指出:“行业内有些没有研发能力的‘杂牌军’企业只是通过组装外资企业生产的单体电池,最终让那些外资企业生产的单体电池源源不断地进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貌似这类‘伪国产’企业和外资企业得到了‘双赢’,其实是本该受益的民族动力电池企业却受到了严重损害。”
  有鉴于此,相关部门应警惕这些“伪国产”企业,严防它们与个别外资企业勾结冒领政府补贴。政府对新能源企业的扶植本是积极的,也是必需的,但是政府在助威国产动力电池企业之际,一定要让扶植政策落实到正确的对象上,才能真正推动我国动力电池产业乃至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1] [2]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