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合同电煤限价 质疑改革倒退与通胀

2010年12月10日 9:17 378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重点合同电煤限价 电企担忧遭“暗算”
  今天早9:00,神华、中煤、大同等中国最大的煤炭巨头高层,以及山西、内蒙古、山东等中国最大产煤区的相关官员,将汇集北京海淀区。
  中国最大的煤炭行业协会组织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在这次会议上,他们将传达贯彻2011年煤炭产运需衔接指导意见。
  昨天,记者多方采访证实:12月6日,国家发改委正式下发《2011年全国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2011年“重点电煤合同”价维持与上年水平的稳定。并要求煤炭供需企业在通知下发后25日内,协商完成合同签订。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所谓重点电煤合同,是针对“框架范围内的”合同而言,所谓框架范围内即在政府的协调下,铁道部统筹安排运力的合同。
  根据通知,今年框架范围内合同量超过9亿吨,其中,电煤在7亿吨左右。尽管这一数量比去年仍有2000万吨左右的上涨,但相对每年市场需求增加的2-3亿吨的量,实在差太多。此外,通知要求,供需双方自主协商定价,更加鼓励双方签订长期合同,并给予运力等方面的支持。鉴于重点电煤合同主要供应商是大同、中煤等央企,这一通知要求将会基本被贯彻。中煤能源销售公司总经理吴军表示:“发改委要求不提高煤价,作为煤炭企业,我们肯定会执行。”
  政府缓解电价上涨压力
  政府此举意在缓解电价上涨压力,成为昨天业界对这一通知的共识,其中,昨天,中国最大的电力企业会员组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信息部主任薛静告诉记者:“重点合同煤价格不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电价上涨压力。”
  由于煤价上涨,电价不到位,薛静稍早进行的调研发现,5大发电集团亏损面达50%。
  据悉,截至10月底,五大发电集团所属的400余家火电厂中,亏损电厂达到200余家,亏损面达50%。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姜绍俊称,这个数据还可能再扩大。
  薛静认为,电煤价格持续上涨导致燃料成本增长过快,是五大集团火电业务全面亏损的主因。
  昨天,中电联方面透露,已有电厂因为没钱而买不起煤,山东济南黄台电厂厂长魏超介绍,因煤价上涨,预计全年亏损一亿多元;但亏损再多却不得不发电。而该厂不过是大唐、国电、中电投等众多发电厂的缩影。
  此时正值冬季用电高峰,一旦发生大面积的无钱买煤状况,将导致去年我国出现的部分地区电荒的情形。在这样的状况下,今年以来,中电联、电企要求电价上涨的呼声不断。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