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就中国限制战略原材料出口正式向WTO提起诉讼

2009年06月24日 9:17 1122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6月24日消息   (《财经网》华盛顿专稿/记者 李增新)6月23日,美国贸易代表(USTR)荣.柯克(Ron Kirk)宣布,鉴于中国限制九种原材料出口,美国已正式向中国提出贸易争端咨询(consultation)要求,希望借助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维护世界贸易公平竞争。

  奥巴马政府首次将他国“告上”WTO
  当日上午9时许,在USTR位于白宫西侧的办公楼内,柯克召开新闻发布会,称中国对铝土、焦炭、萤石、镁、锰、金属硅、碳化硅、黄磷和锌等,共九种原材料(raw material)采取出口配额、出口关税和其他价、量控制,限制出口,造成世界其他国家在钢材、铝材及其他化学制品的生产和出口中处于劣势地位。
  “在连续两年磋商未果后,我们才做出今天的决定。”柯克说。USTR认为,WTO规则禁止使用出口配额和出口关税,而中国目前采取的其他形式的措施,包括出口许可证、最低出口价格、出口行政指导等,也均违反中国在2001年“入世”时做出的承诺。
  “中国解释称,其措施符合Article 20(G)的免除条款,但我们与欧洲不认为如此。”一位USTR官员称。他还透露,在同一时间,欧盟也已向WTO提出贸易争端咨询要求。
  柯克表示,由于中国是上述原材料的“最大或接近最大”生产国,中国此举至少从三个方面损害了国际贸易公平原则:限制了贸易伙伴取得原材料投入品的机会;提高了这些产品的国际价格;使中国企业能以较低的价格取得原材料,给他们的出口产成品在国际市场上带来价格优势。
  他举例称,2008年,中国生产的焦炭为3.36亿立方吨,占世界总产量的60%。但中国出口仅有1200万立方吨。当年,中国先是对出口焦炭征收25%的出口税,后又将其提高至40%。这使国际市场上焦炭价格为每立方吨740美元,而中国国内价格仅为每立方吨472美元。作为钢材生产的主要投入品,焦炭与成品钢产出比例接近1比1。这样,中国国内企业相对于他国,就具有每立方吨268美元的成本价格优势。
  “中国限制出口造成了不正当竞争,这将影响美国的经济复苏和就业。”柯克说。特别是在经济萧条中,越来越多的美国普通民众怀疑贸易的好处,保护主义情绪日渐高涨。“这时,确保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各方是在平等水平上竞争,是证明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6月22日,中国宣布将降低或废除部分出口限制措施。但USTR官员当日表示,中国只涉及了九种原材料中的一种,“因此,这样的举动是不够的。”

  奥巴马政府首次将他国“告上”WTO
  这是奥巴马政府就任后,首次将他国“告上”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而中国成为“首选”目标。当日的新闻发布会现场汇集了各国记者,座无虚席,包括柯克在内的所有USTR官员,都在避免使用“资源”(resources)一词,而最多的倡议则是“遵守规则”(play by the rules)。
  “在公平条件下,美国企业在任何领域都有竞争力。”柯克在不到30分钟的演讲中多次强调。
  USTR举措的首要着眼点在于美国经济。“但我相信,如果中国能够按照公平的原则促进贸易,将在长期内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增长。”柯克在回答《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
  按照WTO惯例,在美欧提出正式咨询要求后,中国可以在十天内作出回应;此后,在60天内,中美欧三方将进行磋商,若取得进展,60天期限也可再获延长。“如果能够达成一致,则进入争端解决机制的正式起诉过程是可以避免的。”一位USTR官员对《财经》记者说。
  此前,美国曾七次将中国“告上”WTO争端解决机制,其中大部分在咨询阶段即获得解决。过去八年来,中国也有四次对美国采取了同样措施。“我们的目的不在于‘惩罚’谁,而是坐下来开诚布公地谈判,寻找解决方案。”这位官员说。
  6月23日,在中国外交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发言人秦刚,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打算就中国出口原材料限制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中方是否得到美方通报?对此事有何反应?
  秦刚对此表示,他也是刚听说记者所提及的这一情况,建议记者向主管部门商务部了解。
  在《财经》记者发稿时止,中国商务部尚未对美欧上述举措作出回应。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