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避险蕴藏商机 相关公司受益

2010年11月26日 8:48 524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凤凰胶囊的中国版本
  上述煤炭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中,由于矿用救生舱是井下主要避险设施,因此最受舆论关注。智利官方就将他们的救生舱称为“凤凰胶囊”,意为它救援被困矿工的意义,不亚于凤凰涅槃一样的重生。在凤凰胶囊亮相智利之时,中国的“芒种计划”等矿用救生舱项目也已悄然登场。
  虽然矿用救生舱在国内尚未正式宣告量产,但预期市场空间广阔,已经吸引多家公司争相试水,由北京科技大学、潞安集团等携手开发的芒种计划就是其中之一。该项目缘起于2006年芒种,这一时节许多农作物刚刚种植,命名寓意是再造生命。
  潞安环能证券部工作人士告诉记者:“潞安集团参与开发的可移动式救生舱,上市公司下属几大矿井已经作为试点投用。目前这种可移动式救生舱尚未市场化推广,进入量产阶段后,上市公司方面可能会参与。”
  中国重工控股股东中船集团旗下第七一八研究所是空气再生与净化设备专业研究所。该研究所工作人员张纪领告诉记者,七一八研究所研制出的空气再生与净化系统可用于救生舱、避难硐室内的供氧以及有害气体的清除。据他介绍,目前该系统下游至少有几十家研发救生舱的合作厂家,资质从国营到个人参差不齐,有的是自主研发设备,有的则是看好行业前景直接外购技术。
  救生舱既是矿工生命的庇护所,也是不少厂家眼里的香饽饽。山东一家公司也于近期宣布,旗下以矿用救生(避险)舱为主要产品的子公司进入筹备阶段。该子公司引进澳大利亚技术,计划今年十二月上旬动工,明年中期建成投产,还规划四年后在创业板上市。
  分羹救生舱市场,最受关注的厂商还是大型煤矿集团。中煤集团也瞄准商机,近期携美国斯特塔公司开拓国内市场,负责该项目的中国煤炭综合利用集团公司总经理巴延平表示,双方开发生产的救生舱包括四大类产品,包括可容纳8人至36人的钢制救生舱、软体充气式救生舱、过渡站,以及井下永久性避难硐室。
  此外,由河南中平能化集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首个样舱也于近日亮相,称即将投入批量生产。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