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无序 稀土保护框架逐步成型

2010年11月22日 9:21 436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土   作者:

  11月22日消息 继贸易战、汇率战之后,近期,西方媒体纷纷指责中国垄断稀土出口,全球或再掀起一场围绕中国的稀土战。而中方已运用多手段围建稀土出口保护框架。
  近来,日本媒体众口一词地指责中国没有承诺扩大对日稀土出口:中国控制稀土出口,扼杀日本经济命脉,因为稀土是攸关汽车、手机、航空母舰、巡航导弹等高科技产品的战略物资,控制稀土是扼杀其经济咽喉。欧美国家也随声附和。
  事实是,稀土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在中国的储量只占世界的30%,却支撑了全球90%以上的相关贸易,顶着生产、消费和出口世界第一的帽子,却没有“稀土定价权”。正如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所说,中国稀土的生产加工规模占全球的比例很高,但是储量占全球的比例远远低于加工生产量。
  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共生产12万吨稀土氧化物,占到全球产量的大约97%,具备绝对垄断地位。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稀土产品一直以原料型产品为主,深加工产品的发展起步缓慢,稀土深加工技术一直远落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稀土深加工环节的巨额利润都留在了国外;相反,国内的稀土应用大多都有低端领域、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小的缺点。
  分析人士认为,造成中国稀土企业普遍没有应对价格波动风险的能力的主要原因在于产能过剩、无序竞争、大量廉价出口这三大问题。
  为此,针对稀土从开采、生产加工到出口各环节,中国政府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并基本形成了有效的保护框架。
  据商务部消息,在稀土开采环节,2010年下达的开采量规模比2009年减少了25%;在生产冶炼环节,2010年下达的计划量比2009年减少了23%;在出口环节,2010年稀土实物量配额是3.03万吨,比2009年减少39%。同时,对于出口的稀土加增15-25%的关税;对于稀土的原矿和41种稀土产品列入了加工贸易禁止目录;对于稀土出口的经营企业进一步加强资质管理,目前有32家企业有出口稀土的资质,其中包括10家外商投资企业。
  而且,今年11月10日,商务部已经按照有关职责公布了2011年稀土出口配额申报条件和申报程序的公告。有关的规定和今年基本一致。
  对于稀土开采冶炼和出口实施限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强调,主要的目的是加强环境保护,保护可用尽资源。中国所采取的出口配额限制措施,是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在开采、生产和加工出口领域三个环节并行实施,核心目的是保护环境。稀土之所以得名稀土,是因为其中的有效元素含量很低。而要提取这些微量元素需要使用大量化学药剂,需要经过许多化学程序、大量用水才能提炼,废水包含了近百种化学药剂,其中还有放射性物质。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还呼吁,一方面希望其他拥有稀土资源的国家也积极开发利用本国的稀土资源,共同承担全球稀土供应的责任;另一方面,中方也愿意在寻求开发稀土的替代资源、提高稀土资源利用率方面与和各国加强合作,进一步提高稀土在开采、生产、加工中的绿色环保技术。

责任编辑:仁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