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前瞻: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前景向好

2010年11月19日 9:8 1124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中国经济时报:应如何确立“十二五”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陈学森:从发展目标上看,到2015年,落后冶炼产能基本全部淘汰;电解铝等产能过剩品种总量得到控制;创新能力得到增强,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基本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端制造业对有色金属材料的需求;境外资源开发取得明显进展,资源保障程度有所提高,具有资源优势的稀土等稀有金属得到有力保护;兼并重组取得进展,力争“十二五”末期形成2个—3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有色金属集团。
  主要任务:一是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建立健全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二是严格控制总量,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宏观调控,严格投资管理及提高准入标准,实现加工产能有序扩张。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企业兼并重组,优化布局结构,将能源、资源、环境容量不具备地区的产能向西部地区以及境外转移。
  三是增强创新能力,满足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支持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大研发投入,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增强创新能力建设,积极开发短流程、高效、低耗、低碳、生态型有色冶金和加工技术。利用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材料、新产品,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端制造业发展对有色金属材料的需求。
  四是加强境内外资源开发,提高国内资源保障。对于国内短缺的大宗有色金属品种,加大国内外资源开发力度,提高国内资源保障。抓住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有利时机,加大利用国外矿产资源力度。对于国内具有资源优势的稀土等稀有金属,突出国家战略意识,采用计划性、强制性措施,加强稀有金属管理,实现有序开采,高效利用,适量出口,掌握国际市场话语权,避免宝贵的稀土、钨、钼、锡、锑等战略性资源流失。
  五是推进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有实力的铜、铝、铅锌等企业以多种方式进行重组,实现规模化、集团化,提高产业竞争力。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实施跨地区兼并重组、区域内重组和企业集团之间,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的重组。鼓励铝企业与煤炭、电力企业进行跨行业的重组,鼓励再生金属企业间重组。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