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原油管道通油形成能源合作“新格局”
2010年11月02日 8:34 3261次浏览 来源: 中国广播网 分类: 相关新闻
中国首站已做好接油准备 5日开始进油、喷油
马志堂表示,目前前期工作已经收尾,今天(2日)上午漠河兴安镇作为中国的首站已经做好接油的准备。
马志堂:中国境内是从漠河到大庆900多公里,将近1,000公里,漠河全县正在进行紧张的工程收尾,现在油是越过边境,进入我们的首站,然后再过四天,我们还要进行设备调试,5日开始,就要进入进入漠大管线,就是漠河到大庆的管线,开始喷油、进油了。
据马志强介绍,11月,中国计划从俄罗斯进口原油25万吨,12月计划进口30万吨。马志强同时表示,由于漠河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是祖国的最北端,直接与俄罗斯接壤,因而现在的天气极为寒冷,这就给目前输油管道的开通,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但他们已从多方面做好了准备工作。
马志堂:漠河是中国最冷的地方,这两天晚上都是零下26度,设备的检修和调用,设备的安装、调试和俄罗斯的联系,和国内的联系非常多,一点都不敢马虎,一是害怕设备冻、二是因为这条管线非常复杂,还要经过永冻土站,输油条件应该是我们国家最艰苦的,除了在施工上、人员上、调试上,各个地方都要做好充分准备。
严寒无法阻挡两国通油前进脚步 无法阻碍双赢坚定信心
严寒无法阻挡两国实现通油的前进脚步,更无法阻碍两国希望达到双赢的坚定信心。在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看来,这一次两国通油,中方选择首站是漠河,除了有地理因素之外,更是从双方的经济角度来进行了考量。
韩晓平:如果说,直接从兴安镇直接向南插,直接到大庆的话,就可以减少在北方高寒地区的长距离输送,进入到中国境内,相对比较温暖的地方,漠河在中国是最北端,但相对于俄罗斯来说,还是在南端,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减少石油的加温和消耗能源,一旦进入大庆以后,我们在大庆本身就有轨道可以直接通向渤海地区,俄罗斯希望通过这个渠道进行出口的话,也是最便捷的一个通道,而且这个通道输送成本也会非常低,另外大庆还有炼油厂,可以就地把这些油消化。
长期以来,中俄之间的原油贸易主要是通过铁路运输,尽管俄方近年来大力扩充铁路运力,但原油贸易量仍然受限。中俄原油管道的最终落成,使得1,500万吨俄罗斯原油将从速度慢而运费昂贵的火车,“换乘”管道进入中国。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