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无钱买煤 多措并举化解亏损困局

2010年11月01日 8:45 424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原因 价格机制及管理体制矛盾制约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当前的电价形成机制是造成火电企业亏损的重要原因。中电联《报告》更为明确地将火电企业亏损归因于“市场煤、计划电”的价格机制。
  据了解,为了化解煤电矛盾,国家发改委曾于2004年颁布了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一份由国网能源研究院所做的《煤电价格机制研究报告》显示,2005年5月和2006年6月,国家发改委两次实施煤电联动,销售电价累计平均每千瓦时提高了5.02分钱;2008年在电煤价格再出现大幅度攀升的背景下,国家发改委分别于当年7月1日和8月21日两次调整发电企业上网电价。
  “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对维护发电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实际上煤电价格联动并未到位,煤价上涨幅度一直高于上网电价的涨幅,这使得发电企业亏损不断加剧。”国网能源研究院财会与审计研究所副所长李成仁说,比如2007年电煤价格持续上涨,而且涨幅超过了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所规定的5%,但考虑到物价CPI等诸多因素,电价并未做相应上调。当前燃料成本在我国发电企业总成本中已占据70%的比例。
  谈及煤电价格联动不到位的问题,薛静告诉记者,自2003年以来,我国煤炭价格持续上涨。以秦皇岛5500大卡煤炭为例,累计上涨超过150%,而销售电价涨幅仅仅32%。电力企业已难以承受煤价频繁上涨和电价调整滞后造成的刚性成本增加,火电行业由此严重亏损。
  “管理体制上的制约,也是造成煤电矛盾加剧并导致火电企业亏损的重要原因。”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总经理陆启洲在接受采访时说,目前我国发电集团属中央企业,而煤炭企业多为地方管理。低电价“低给”中央政府,高煤价“高给”地方政府,因此一些煤炭大省,都在悄悄采取“抬高煤价,压低电价”的政策。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是在山西、河南、安徽等煤炭生产大省火电企业亏损严重的重要原因。
  此外,煤炭运输环节成本居高不下,也被认为是造成火电企业亏损的一大因素。李成仁告诉记者,长期以来,由于铁路运力紧张等原因,煤电双方不得不承受在国家核定铁路运价之外的“灰色成本”。有数据显示,从山西运煤到秦皇岛不到1000公里,按照正常运费应在100元/吨左右,可实际上在山西出矿价约500元/吨左右煤炭,到了秦皇岛就变700多元/吨,流通环节费用高达200多元/吨。
  中电联《报告》发出呼吁,尽快落实煤电联动政策,加快推进电价机制改革。《报告》建议,在合理的电价机制形成过程中,继续坚持煤电联动的原则和机制;同时,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机制改革步伐,尽快研究符合市场规律、适应我国国情的科学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