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业步入横向重组 快速成长期已过

2010年10月25日 14:22 352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产业升级 迫在眉睫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逐渐出现了一批定点生产耐火材料的企业。然而,行业发展中,低水平重复生产的局面隐现。许多企业规模小、生产装备落后,加之通过无序竞争,竞相压低价格,从而使得以偷工减料为手段来降低成本的现象频现。于是,本来就因装备落后而产生的产品质量不稳定问题更是雪上加霜。
  数据显示,国内约有超过2000家耐火材料企业参与竞争,平均年产量不足1.1万吨,年销售收入达到2亿元以上的企业仅有约20家。即使濮耐股份(002225)这样的行业第二名企业年销售额也仅为11亿元,市场占有率仅1%左右。由此看来,在这个充分竞争的行业,集中度很低,企业规模小且分散。
  在这种现状下,胡皓认为,国内耐火材料行业的整合重组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行业发展模式升级,从成长期向产业升级期过渡,从过去单纯追求产量的粗放式增长向提升产品档次、追求附加值转变。二、产品功能升级,由过去单一追求耐火性质向具备多种功能、更加节能环保过渡。三、企业盈利模式升级,由过去单纯的产品提供商向耐火整体方案提供商的角色过渡。未来3-5年,耐火材料行业将进入横向兼并重组的新发展阶段。
  快速成长期已过
  耐火材料行业在过去20年中分享了钢铁等下游行业的快速增长,2007年我国耐火材料产量就已达2911万吨,占据世界耐火材料总产量的半壁江山,近6年复合增长率均达30%以上。
  但随着钢铁行业等下游行业总产量增速放缓,耐火材料需求增速开始回落,近两年产量增长则几乎停滞。2006年我国耐火材料产量即达到历史最高点3243万吨,而2009年产量下降为2454万吨。业内人士认为,未来行业将结束过去那种依赖产量增长的模式,持续增长的动力来源于产业升级。
  目前,国内耐火材料行业整体承包的服务模式为此行业开辟了新的发展动力。据了解,在整体承包模式中,承包方不仅要负责供货,还要负责砌包、使用、维修、拆包的全过程管理,按出钢量、炉次等进行结算付款。这种方式不仅促使了耐火材料厂商不断开发新材料,提高产品性能,延长使用寿命,更改变了与钢厂间单纯的交易关系,形成供求双方利益共同体。从濮耐股份和北京利尔的财务数据来看,整体承包毛利率较直销产品高3-5个百分点。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