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协再谋铁矿石定价话语权

2010年10月15日 9:42 218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黑色金属

  10月15日消息 今年一路上行的进口铁矿石价格终于“让步”,国际铁矿石三大巨头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都已给出最新的矿价报价函,计划将10月份开始供应的铁矿石价格下调10%,这是三大矿山今年来首次下调铁矿石价格。业内人士分析,这固然与“国家限产淘汰落后产能有关”,但三大矿的优势地位并未就此丧失,定价机制的话语权仍在其手。
  三大矿山 四季度报价降一成
  记者从多家钢企获悉,国际铁矿石三大巨头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三大矿山都已给出最新的矿价报价函,计划将10月份开始供应的铁矿石价格下调10%,这是三大矿山今年来首次下调铁矿石价格。
  最新公布的海关数据显示,8月铁矿石总进口量较上月减少13%,至4461万吨。我国8月从澳洲进口1940万吨铁矿石,较7月减少16%。8月由巴西进口的铁矿石数量小幅下滑2%,至1000万吨。
  这一“让步”也被解读为“淘汰落后产能获得的初步成效”。中国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凌表示,“三大矿山价格下行根本因素在于整个钢铁需求的增长速度在回落,钢铁需求增长速度的回落导致对原材料铁矿石需求的萎缩。以前钢铁产量是以每年百分之二十的增长速度在上升。现在虽然钢铁总产能绝对量还在扩大,但是整个钢产量增长速度却在放缓。”
  另外,国内钢厂铁矿石“自给”呈明显增长态势。比如,武钢目前掌控的全球铁矿石资源已经达到百亿吨级。武钢总经理邓崎林公开表示,今年武钢将有600万吨海外开发矿石运回国,占其需求量的25%,五年后武钢矿石可全部自给。9月18日,武钢与加拿大CLM公司合作开发的矿山生产的16.2万吨铁精矿运抵武汉卸货。
  中钢协 首提指数挂钩钢价
  进口铁矿石价格下滑10%是否意味着在铁矿石价格的博弈中中方已经占据了主动?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虽然我国参与合作海外铁矿资源越来越多,铁矿石自给量不断增加,但大的格局并没有变,钢厂铁矿石自给量的增长并不会改变三大矿的优势地位。”陈凌分析,“大钢厂需要稳定的原材料供给,且优质钢材往往需要优质矿石。虽然我国拥有丰富的铁矿石储量,但大部分储量的质量不高,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钢,因此用自己的储量需要对铁矿石进一步加工,从而加大了成本。”
  另一方面,中钢协则在寻求铁矿石定价机制“中国模式”的可能性。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此前坦言 “铁矿石由年度定价改为季度定价,缩短了周期,可能是明智的”。但他旗帜鲜明地表示“指数选择不合理,存在价格正差则倒卖,负差则违约的问题。”因此,矿石价格应该与钢材的“一次材”价格挂钩,随钢价的波动而波动。

责任编辑:仁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