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投行唱多铜价 “汇率战”将引爆大宗商品涨势

2010年10月13日 9:51 467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资讯

  10月13日消息  国庆节后大宗商品市场的强劲势头引起了市场的注意,虽然昨日盘面出现略微整理,但在“汇率战”的背景下,分析师对商品市场中期的走势预计开始出现较为一致的判断,“汇率战”、“贸易战”意味着全球量化宽松,从而支撑了大宗商品在今后一段时间的涨幅。

  “超级”铜价
  市场对大宗商品今后走势的判断,在铜这个颇能代表经济走势的品种上面体现明显。
  国际众多投行都对铜价做出了大胆的预期,并暗示此轮涨幅很可能创造历史性记录。
  德意志银行金属研究部门的主管DanielBrebner表示,铜市在2008年经济危机导致价格大幅下滑之后经历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回升,在过去的20个月中,国际铜价已经上涨了180%。
  高盛提高了对铜价的预期,认为铜价将在12个月内达到11,000美元/吨,同时表示铜价此轮上涨也许会达到13,500美元的历史性的高度。
  苏格兰皇家银行(RBS)将2011年上半年铜价预估上调7%,至每吨8,155美元,并上调2011年下半年铜价预估8%至8,375美元;同时暗示称期铜价格可能在2014年上半年劲扬至每磅5.00美元,或每吨11,000美元。
  麦格理银行预计2011年仍将出现全球铜市供应短缺的局面且受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将2011年铜价预期上调9%至每磅3.80美元。
  法国投行南特人民银行(Natixis)预计2011年全球基本金属价格的涨势将持续。Natixis预计2011年平均铜价将在每吨8,300美元,同年二季度铜价可能将升至每吨9,000美元的纪录高位。



  “汇率战”造就商品牛市
  铜只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品种。分析师对锡等基本金属、农产品纷纷调高了价格预期。
  “铜对铝、锌等基本金属价格的指引仍然很强。”首创期货金属分析师肖静认为,目前金属商品的金融属性开始放大。
  对于铜价继续“高企”的原因,DanielBrebner称,市场供应紧俏并不是令铜价处于如此高位的唯一推动力量。但传统意义上铜价则显得“被放大”,这从铜价/库存比和铜价/油价比中就可以看出来。从供需基本面上看,铜价不应该位于如此高的位置,要解释铜价处于高位的问题,还需要将投资性需求考虑进去。
  投资的需求,实际上和目前炙手可热的“汇率战”紧密相关。分析师认为,日渐逼近的“汇率战”是奠定大宗商品牛市的一大原因。
  民生期货首席宏观分析师崔小龙说,“美日汇战正酣,海外流动性将继续增强,量化宽松预期将在较长时间内主导市场走势,在这种背景下,大宗商品市场将成为吸收流动性的重要场所,而全球可能会因为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面对大面积通胀。”

责任编辑:lz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