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未减投资热情 煤化工高烧十二五

2010年10月13日 8:58 439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不仅仅是山西,在几乎所有全国产煤省区,煤化工“大干快上”的势头正在不断谋划。其中,山西、内蒙古、新疆、宁夏等资源型省区甚至纷纷出台了煤化工扶持政策,以期成为当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依托。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央政府各部门近期在多个场合表态,“十二五”期间煤化工产业政策的闸门将关得更紧。
  “'十二五’期间煤化工行业将严格行业准入,加快结构调整,严格限制煤炭调入区发展煤化工。”在近期召开的“中国煤化工论坛”上,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如此表示。
  这已经是今年6月份以来,官方对煤化工政策未来发展方向的再次表态。此前的6月初,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方君实称,“十二五”国家煤化工政策导向是限制;6月18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规范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将地方先前的煤制气及配套项目的审批权上收。
  地方煤化工竞赛
  无论是传统煤化工,还是现代煤化工,都涉及煤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技术等因素,高投资、高污染、高耗能皆为其代名词。但是动辄投资数百亿元、耗煤数百万吨的煤化工,却成为近年来资金追逐的沃土。
  根据山西化工协会的消息,产煤大省山西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第一煤化工大省,在其最新提出的“再造新山西”的规划中,煤化工是其重要依托之一。山西省刚刚发布的信息称,截至9月底,该省已经吸引超过5000亿的煤化工投资资金。相关信息还显示,山西已经明确将在“十二五”期间投资8000亿元发展煤化工。
  与产煤大省山西一样,全国各大产煤省区都在冲刺煤化工投资规划。
  来自贵州省发改委的信息称,大力发展煤化工,延长煤炭产业链将是贵州省今后工业发展的主要投资方向之一。贵州省计划在2020年前重点建设14个煤化工项目,打造三大煤化工基地,总耗资将达1230亿元。
  已经公开的信息显示,宁夏计划在宁东基地投入3200多亿元的巨资,内容囊括煤炭生产、煤电联产及煤化工等内容,计划到2020年拥有2000万吨煤化工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成为国家重要的煤化工基地。
  新疆的计划是到2015年,将准东煤田建成亿吨级产煤、千万吨级煤化工的大型煤化工基地。在新制定完成的《建设新疆乌鲁木齐国际能源城规划纲要(初稿)》中,新疆也将煤化工作为与煤电、石油化工并列的产业。
  不仅仅是煤炭供给区在积极规划煤化工投资。记者了解到,东部煤炭调入区的东北、华东等也不甘落后,纷纷亮出自己曾是国家计划构建的“七大煤化工产业区之一”的家底进行招商引资。在黑龙江,鲁能、中化、中煤、中电投、中国航天等先后奔赴当地投资煤化工。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