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将出 发改委紧抓指导权
2010年09月25日 8:32 2875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相关新闻
“这一条也是为了进一步与市场化接轨,突出市场对价格的引导作用,但为了保持市场相对稳定,防止过度投机行为,短期内,价格调整仍将在发改委的指导下进行。”上述研究员说,“成品油定价机制调整不可能一步到位,要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逐步调整,逐步放开。”
在招商证券石化分析师裘孝锋看来,“未来几个月,国内成品油定价的市场化进程将会明显加快,种种迹象已经表明,可能出现变化的领域,除了成品油价格调整周期缩短,还可能包括,汽油价格放开以及在某一原油价格下面汽柴油价格自主定价。”
在裘孝锋看来,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走向真正市场化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从2001年起步,经历了由单纯依照新加坡市场油价到依靠三地油价变动来定价,现在已经允许成品油销售企业在国家规定的最高限价下展开竞争,可以说,已经是准市场化状态。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竞争已逐步加剧,且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已经一年半,第三阶段的调整改革时机已成熟。”
中国成品油市场的“准市场化状态”,更多的体现在“炼油”和“加油站”两个环节,在这里,中国成品油市场已经具备了充分竞争的基础。
首先,近几年来,中国炼油厂产能大规模增加,而投放主体也更加多元化。除中石化及中石油这两大传统巨头外,中国化工、中国兵器和中海油等已竞相进入炼油领域。除了在长三角,中石化优势较为明显,其它地区(如珠三角、渤海湾)的竞争十分激烈。
而在加油站领域,两大巨头的份额加起来一共约为50%,其他竞争主体就更为广泛。
“毫无疑问,更为灵活的成品油价格定价机制将进一步促进市场竞争,从而使中国的油品市场真正形成市场化竞争的格局。”裘孝锋说。
[1] [2]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